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达芬奇【达芬奇神奇在哪里?蒙娜丽莎为什么伟大?】

达芬奇【达芬奇神奇在哪里?蒙娜丽莎为什么伟大?】

时间:2024-09-04 10:36:05阅读:

达芬奇【达芬奇神奇在哪里?蒙娜丽莎为什么伟大?】

如果问一些不懂艺术的人会认识哪些艺术家,第一个是达芬奇、第二个是梵高、第三个是毕加索。为什么是这三个人呢?大家对艺术家的看法是不是也受了他们的影响呢?

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近几年,自媒体疯狂生长,所以很多用夸大事实和猎奇去传播的,反而传播的更好,达芬奇就是这种传播的受益者。这可不仅仅是艺术作品,他的创作手稿、生前的一切乱七八糟的成就,都被这些无限放大。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原来不熟悉的达芬奇。他就从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又一次升格,变成一个传说,还是有无数证据支撑的传说。

所以我要用这期的时间换一个方式给大家讲达芬奇。

达·芬奇-胚胎研究图达芬奇确实是一个天才,除了画画以外,他还喜欢搞其他的研究。首先他特别喜欢解剖,在我学画画的时候就临摹过他特别多的解剖图,除了常见的肌肉、骨骼以外,他还研究过子宫里的胎儿和人的大脑、还有人的肠道等等,这些已经超出应用解剖的范围,可见他解剖尸体除了想画的更准以外,还想知道人类的生存原理是什么,而且除了对追求原理以外,他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想要按照人的构造来做机器人。

达芬奇对大自然也特别感兴趣,他在让人类模仿动物上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他设计了飞行器用来模仿鸟,设计了滑翔翼成功了;还设计过直升机,失败的原因在于他设计的直升机人坐的位置必须和螺旋桨同时转动,但人受不了这种转动所以就失败了。他还设计过潜水服、潜水艇用来模拟鱼。

除此以外,他对机械类的设计也特别热爱,比如他还设计过自行车、织布机、起重机、挖掘机,但是所有这些设计都还停留在草图阶段,因为当时的科技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让他这些设计实现的程度,所以在很多达芬奇投资人眼里,达芬奇这些空想特别好玩,但是一丁点价值都没有,所以达芬奇就又设计了很多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比如他开始设计建筑,设计武器、桥梁甚至水利系统,这些设计在宫廷看来稍微好接受了一点,但是非常有限。

真正的原因:油画这种材料是两个尼德兰的艺术家发明的,就是现在的荷兰。在油画发明之前,绘画的地位和普及程度都很低,主要是绘画的保存能力低,而且在视觉呈现效果上也没有办法和雕塑带来的震撼相比,所以古希腊、古罗马都是以雕塑为主。而那个时候的绘画多数是以壁画形式出现。因为用重彩画在潮湿的墙壁上能够相对好的保存画面,只能说是相对。因为即使是墙面表皮随着时间脱落了颜色还是能够渗透到墙壁深层,从而保留画面的一部分,所以这种湿壁画的形式是那个时候的主流。但是这种湿壁画的形式普及程度不够高,所以很少有出色的画师从事这个项目,那绘画的发展程度就远远低于雕塑。

乔托-《哀悼基督》湿壁画在13世纪,弗罗伦斯有一个大师叫做乔托,他是壁画大师,那时油画还没有发明。他在笔画中就表现出了几乎可以媲美雕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而在他之后的一百多年,像马萨乔、里皮等,这些画家就是不停努力让画面变得更加真实,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能像达芬奇一样,在一块画布上完完全全反映出一个真实的人和一个真实的世界。

因为达·芬奇创造了很多新的东西,他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发明了很多技巧,或者说发扬了很多好的东西。咱们一个一个说,原有的那种透视理论只是最基本的近大远小的理论,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达·芬奇除了近大远小的这种透视以外,他还发现了另外两种透视。一种叫空气透视,也就是说我们看近处的东西,它的颜色相对来说要比较偏暖,而远处的颜色相对偏冷些。这个举个例子很容易,就是我们看山的时候,尤其那种层层叠叠的山,我们就会发现越远的山就越偏蓝,越近的山就越偏绿,这是因为空气折射天空颜色的原因。一点儿空气我们感受不到,而越来越多的空气就会让这个反应变得更加明显。达·芬奇还创造了另外一种透视法,这种透视法不是很科学,叫做隐没透视。越远的东西我们就看不清楚,直到消失不见。利用这种透视法,达·芬奇在一个平面的画布上非常极限的还原了人们在空间上的视觉经验。我们就以《蒙娜丽莎》为例,它的背景就比前辈们的背景显得真实了无数倍。

《蒙娜丽莎》(油画)刚才说的是透视法,那么除了透视法以外,他还是第一个真正承认了光线的人。他是第一个在画面里面用强烈的区分明暗的方法的画家。他加重了很多暗部的色彩,让暗部隐到虚无的背景里去,从而大大地加强了人物和物体的立体感。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有很多人无视明暗,可见当时达·芬奇他的创造性是有多么的强大。

韦罗基奥达·芬奇合作《受洗》在我们的封面这张多人物的画里,左下角的这两个小天使,是达·芬奇画的;右边那两个直立的成年人,是他的师父韦罗基奥画的。我们能明显的感受到在衣服的处理上,达·芬奇画的这两个小孩,尤其是处于前端的这个,他的衣服处理就更加有立体感和质感,而韦罗基奥画的那两个大人的衣服,看起来就毫无重量,就像蜻蜓或者蝉的翅膀。这张画的出现直接导致韦罗基奥从此所有画画的任务全都交给达·芬奇,自己专心致志从事雕塑。

这可不是全部,达·芬奇还创造了一个画本,叫做“晕涂混合”技法。这种技法会让他笔下的人物更加圆润,也更加自然。在他之前所有的画家都没有办法画出完全真实的人,因为他们强调形象,会依赖一些线来表现画面,达·芬奇的“晕”的方法完全消融了线,所以在他的画面里,我们几乎是看不到边缘线、转折线这种线的。我们去看《蒙娜丽莎》这张画就能感受到。他认为,线在真实中并不存在,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所有线只是一个面的终结,但它仍然是一个面。所以在达·芬奇的画里面,总是那么柔和,完全没有突兀的转折和生硬的变化。比如说,从手和衣服这两个边是相邻的,那手和衣服之间就会形成一条线,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认为它会形成一条线,但当我们仔细去观察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去发现这条线具体真正在哪个位置,而是一个渐变的、逐渐消失的一个极其小的面来代替这条线。所以达·芬奇来表现出这个小面,就让画面更真实。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光。光从亮到暗,这是一个过程,在之前是没有人想到这个事的。他强调这个过程是为了让转折面的层次变化得更加丰富,于是他就在他的画法里增加这种色层的变化,他的人物就看起来更柔软,像我们能感受到真正的人那种薄薄的皮肤底下是真正的肉,这是他发现的这种亮暗的变化。所以我们再看《蒙娜丽莎》的时候,会发现从额头的亮到脸的暗部,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东西发现亮和暗究竟是在哪个地方突然发生了变化,而是缓慢地、渐变地发生的这种变化,《蒙娜丽莎》的脸因此显得格外圆滑。

我说了这么多专业知识上的事,大家可能就听明白一点,但这绝对不是达·芬奇伟大的全部,他还发现了其他的很多东西,比如说更美的构图原则,他发现的三角构图等,能让画面变得更美。由于这个太学术了,我就不再讲了。还有更美的比例原则,比如说我们通常会记得他画的一张画,一个圆圈,一个老人四肢向外伸展。圆圈上会有很多点正好切开这个人的身体,这个就是他对于比例的研究。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