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选择属于个人意见,聊为参考。
一、惠能六、法藏法师法藏法师,唐朝佛学高僧,羽化体系实际构建者,也是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又称贤首国师。17岁入太白山求法。后去云华寺师事智俨,听讲《华严经》,得其嫡传。曾入宫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被称为“贤首国师”以《华严经》为理论根据而立“华严宗”,华严宗亦被称为“贤首宗”重译《华严经》,使现行《华严经》得以完善。他还参加翻译了《密严经》《金光最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多种经论。历任五帝(唐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门师,声望显赫。法藏的学说,继承智俨法界缘起的思想而有所发展。他推崇华严,倡导法界缘起的理论,并用四法界、十玄无尽、六相圆融等法门,来阐明圆融法界无尽缘起的内容。法藏专宗华严,是唐代建构华严教义学的龙象高僧,也是中国佛教玄学体系的最后构建者,其理论学说与智顗的天台哲学,可称是中国佛教理论之双璧。华严义学中的理事圆融论成为佛教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融合的重要理论,宋代程朱理学甚至直接使用理事、理气等作为哲学思考范畴。
七、释道安八、宗喀巴宗喀巴,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喇嘛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藏传佛教史上将宗喀巴大师、嘉曹杰、克主杰合称为“师徒三尊”
宗喀巴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幼时,从噶当派僧人顿珠仁钦出家于甲琼寺。十六岁进藏深造,先后在前后藏各地投师求法,在噶当、萨迦诸大师指导下,系统学习近二十年,同时为人讲经传教,提倡僧人应持守戒律,颇著声望。明永乐七年初,在帕竹地方政权及其属下贵族支持下,创大祈愿法会于拉萨,又在拉萨东北汪古尔山建立甘丹寺,正式创立格鲁派。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书。后其法嗣在蒙古和硕特部及清朝支持下,使格鲁派逐渐成为在西藏地方执政的教派,并在蒙藏地区广泛流行。
九、百丈怀海百丈怀海,唐代著名禅师,中国佛教史上的大革命家,佛教丛林制度、清规的制定者,创立了《百丈清规》。因常住地为洪州百丈山,故称“百丈禅师”唐中叶后,旧教规戒律与禅宗发展冲突,怀海大胆进行教规改革,设立了百丈清规,推进禅宗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怀海从组织体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保证了洪州禅的发展和繁荣。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将禅学落实于日常生活中,认为禅的要求在于“去住自由”,具有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味。宋儒曾彷效此清规而创立书院。他主张众生心性本来圆满成就,只要不被妄想所系缚,就和诸佛无异。怀海得道后,便开山说法,自立禅院,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怀海上承慧能、马祖以来的禅法,下启后世五家之中沩仰、临济二宗。宗法至今传承不绝,影响深远。怀海对禅宗的巨大贡献就是使禅僧直接从一般寺院分离出来,使禅宗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使禅宗体制更趋中国化的,对禅宗自身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主要作品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
十、虚云禅师虚云禅师,中国现代高僧,现代禅宗代表人物。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院心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曾传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而兼禅宗五宗法脉。他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性;复兴名蓝古刹,倡导农禅道风;弘扬佛法,利济群生,深受佛教徒及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著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圆觉经玄义》《心经释》。后人辑有《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录》《虚云和尚全集》等。
候选大师智顗、马祖道一、憨山德清、神秀、神会、佛图澄、一行、澄观、济公、太虚。
敬凌简介思想者,心学传承人,作家。研究员,兼职教授,湖湘人在岭南,专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