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陈嘉庚事迹【陈嘉庚的两会故事】

陈嘉庚事迹【陈嘉庚的两会故事】

时间:2024-11-05 10:22:14阅读:

陈嘉庚事迹【陈嘉庚的两会故事】

1949年1月20日,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致电陈嘉庚,邀请他回国参加政协会议。

毛泽东致函邀请陈嘉庚回国参加政协会议。

2月8日,陈嘉庚复电毛泽东,表示:革命大功将告完成,曷胜兴奋!严寒后,决回国敬贺。蒙电邀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敢不如命。惟庚于政治为门外汉,国语又不通,冒名尸位,殊非素志,千祈原谅!

6月4日,76岁的陈嘉庚抵达北平。

6月7日,由周恩来导往香山双清别墅会见毛泽东。

陈嘉庚“不通国语”的顾虑,在郭沫若等人“心通胜于言通”的劝解下,逐渐打消。

1949年6月,陈嘉庚与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前合影。

1949年: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6月15日,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出筹备会常务委员21人,陈嘉庚名列其中。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下设六个小组。

陈嘉庚属于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国歌等工作。

9月1日至17日,陈嘉庚作为华侨小组的召集人,全力投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9月24日,陈嘉庚作为“华侨民主人士首席代表”在大会发言,并提出了七项提案,分别为:引致侨胞回国投资案、救济华侨失学儿童案、设立各地华侨教育领导机构案、在全国各中学普设科学馆案、在沿海各重要地区设立水产航海学校案、今后人民住宅应注意卫生设备案、增加纸烟税率并停止公务人员之纸烟配给案。

陈嘉庚对每项提案都说明了案由,附上论证,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办法。

令陈嘉庚欣慰的是,他所提的七项提案全部为大会接受,并交中央人民处理。

1950年:提出汉字应由左而右横排1950年6月14日至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955年1月1日《光明日报》率先在全国报纸中由直排改为横排。

《为本报改成横排告读者》到1955年11月,中央级17种报纸已有13种改为横排。1956年1月1日,《》也改为横排。至此,汉字的横排横写得以在全国全面推广开来。

1954年:高度赞扬即将实施的宪法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主席团97人,其中华侨代表5人,陈嘉庚为其中之一。

1954年9月,陈嘉庚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陈嘉庚在这次大会上提出:请在福建多设工厂以扩大就业,增加出口,争取外汇;请调查乡民占良田建住房一事,以保良田增产粮食;请加重烟税,让出烟田改种粮食等。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在9月2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宪法中对保护华侨华人的正当利益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陈嘉庚高度评价:不但全国人民热烈欢迎,海外千余万侨胞亦必欢欣鼓舞也。

9月27日,陈嘉庚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6年:对鹰厦铁路全线通车充满期待早在1950年6月,陈嘉庚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就提出了修建福建铁路的建议:全省12万平方公里,人民1200余万人,竟没有一寸铁路,这种落后状况应该迅速改变。

1955年2月21日,鹰厦铁路正式开工。鹰厦铁路原计划至1957年年底完工,但在铁道兵部队和沿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度大大加快。

1956年6月15日至30日,陈嘉庚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会议期间,陈嘉庚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鹰厦铁路将于1956年年底全线通车。

鹰厦铁路首次通车时的场景。

6月26日,陈嘉庚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在会上发言。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不但鼓舞了福建和全国人民,也大大鼓舞了国外华侨。鹰厦铁路的通车,对于开发福建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巨大作用。

1956年底,鹰厦铁路正式通车,这是福建省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通车,使位于东南沿海的厦门与全国各地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在生命的最后12年,陈嘉庚为新中国的建设不停地建言献策。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正做到了与中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陈嘉庚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是华侨心向祖国的楷模,是中国的良友和诤友,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爱国。

陈嘉庚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图为邓小平题写。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