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台湾女作家【那些感动万千的台湾女作家们,笔下的爱情到底有多浪漫?】

台湾女作家【那些感动万千的台湾女作家们,笔下的爱情到底有多浪漫?】

时间:2024-08-17 11:04:23阅读:

台湾女作家【那些感动万千的台湾女作家们,笔下的爱情到底有多浪漫?】

琼瑶的作品,在那个年代,甚至至今还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她小说里刻画的永不过时的爱情观息息相关。

师生恋,现代社会难以接受的一个话题,有人能把师生恋写得很酥、很甜、很少女心,但少有能像琼瑶一样,把自己的真实经历代入其中,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康南比江雁容大二十几岁,曾经结过婚,有过孩子,而江雁容才18岁,秀丽聪颖,像个纯洁的小白鸽。父母、学校、警察、朋友都反对,但年轻的江雁容爱得义无反顾。

最后,两人约定好,二十岁就结婚,但江雁容失约了,选择嫁给了一个无亲无友的苦学生,李立维。

结婚之后的江雁容并不幸福,康南成为她和丈夫李立维之间的,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为这段过去而争吵,她选择跑去南部找回自己的初恋,而丈夫选择丢下妻子,寻花问柳。

我一直记得那个结局,江雁容站在远处,看着康南哆哆嗦嗦地翻着一堆纸,从里面翻出了一根烟,又费了好大的劲把烟点上,却撒了手里握着的东西。她没有走上前,在那个瞬间,她突然放弃喜欢他这件事了。

如果江雁容不是那么年轻,或许不会爱上潇洒和才华横溢的康南;如果她不那么年轻,也许就能守住和康南的这份美好暗恋;如果她不那么年轻,也许就不会冲动之下结了婚,造成了三个人的悲剧.

年轻时,我们以为青春萌动就是喜欢,就是永恒,把幻想和爱情混为一谈,恨不得剖开自己的真心给对方看。中年之后才明了,这世界上薄情之人数不胜数,连自己也不曾例外。

02《庭院深深》——琼瑶豆瓣评分:6.9大抵是琼瑶的电视剧实在太有名了,所以大家都跑去看电视剧了,书籍也不愿意细细品读。

尤其是《庭院深深》作为琼瑶的爆品电视剧之一,对于7080后出生的人来说,故事耳熟能详。

可婚姻和爱情不一样,踏入婚姻,意味着妥切和屈服,爱得更多的一方,就需要更多的努力。章含烟努力了,但在那个年代,努力和背景、家世、出身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这大抵是琼瑶小说里,最不琼瑶的一部了。这本书很适合读两遍,一遍在年少,一遍在中年。多年后再看故事情节,早就没了年少时对爱情的憧憬,更多的是被那个曾经柔弱后面完美蜕变的章含烟所感动。

03《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豆瓣评分:9.0撒哈拉沙漠为国人所知,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现在最大的沙质沙漠,更是因为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他们一家和身边的撒哈拉威人的故事。

“我想你一次,天上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这句情话现如今连10后都能倒背如流了,但在书中看到的时候,仍然被这“土味情话”给迷住了。

记得刚开始读《撒哈拉的故事》的时候,总是乐得我不得了,与其说这是一本故事集,不如说是荷西和三毛的大型秀恩爱现场。

满肚子小聪明的三毛,老是把憨厚的荷西骗得团团转,关键是荷西被骗得心甘情愿,甘之若饴。他们一起布置新家,出海捕鱼,开车探险,一起走在满满无边的黄沙上,一字一句,一撇一捺上飘着的都是幸福这两个字。

多少人读了三毛的撒哈拉,想到那里去流浪一生,哈哈,想想就好,我们不是三毛,那另一半也不是荷西。

04《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豆瓣评分:8.8每一页,每一句,每一字,都能嚼得出苦涩的泪水,连标点符号,都是心碎的声音,苦涩了千万读者的心。

“家里失了荷西便失了生命,再好也是枉然。”“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到底跟荷西是永远的聚了还是永远的散了?自己还是迷糊,还是一问便泪出。”若想读懂荷西在三毛位置里的重要性,《撒哈拉的故事》需要读几遍,但《梦里花落知多少》只读一遍即可体会。

05《七里香》——席慕蓉豆瓣评分:7.2七里香这个名字,总有这种淡淡的优雅,香飘十里,而席慕蓉的诗集只有七里,戛然而止,不舍,忧伤,惆怅,全在诗集的名字之中体现出来了。

席慕蓉美术系出身,她的每一首小短诗,都有一种轻描淡写的油墨画之感,色彩浓烈,但又有中国的古典之美。

“海月深深我窒息于湛蓝的乡愁里雏菊有一种梦中的白而塞外正芳草离离.”短短三十个字,海的蓝,月的黄,雏菊的白,塞外的青,画面跃于纸上,让人拍案惊奇。慢慢字字句句读去,眼前仿佛看见一位独孤思乡的诗人,站在深深海月的边上,遥望故乡。

席慕蓉的诗集美轮美奂,笔下细腻而温柔,百读不厌。品味之后,余音绕梁,醉情于她的柔情之中。

06《有一首歌》——席慕蓉豆瓣评分:8.9如果《七里香》是一幅画卷,那么《有一首歌》就是一本充满着各种味道的曲谱。

时而放声高歌,时而低声吟唱,时而轻轻哼吟,像圆舞曲,又像钢琴曲,有风铃般的轻快,也有大提琴的低沉.

明明很普通的事物,在席慕蓉的笔下,就都是那么的有韵味,有故事。

看到燕子,不说是燕子,而是“看到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形容难过,不用难过,而是“外面是清凉的夜晚,敦化南路林荫茂密,我一个人走在宽敞的人行道上,风吹过来,才发现泪已流满脸。”07《橘子红了》——琦君豆瓣评分:7.8清朝末年,江南小镇。荣家大太太因为不能生育,被大伯冷落在乡下的桔园里,而大伯自己,在城里同交际花嫣红打得火热,娶了她做二房姨太。

虽没有残酷到绝望的字眼,可处处仍然透露着封建的糟粕和女人悲惨的命运。

“其实我觉得女人的美倒是在其次。首要是育子,传宗接代!对吗?嫣红。”荣家大伯如此说道。

“你要为老爷生个胖儿子,到那时就是再多几个交际花也抢不走老爷了。”荣家大太太继续补充。

就连悲剧本身的秀禾,也是这样的想法:“‘这是容家的骨肉!’这是她报答容家的唯一方式了,她肚子里孕育的果实是大太太盼了多年的,今天终于可以让大太太了去一桩心愿了。”三个女人的悲惨命运,只因一个未出世的孩子,更可悲的是,人人都把这个孩子当做救赎自己的果实,想想就觉得可怕。

这本小说不长,题材也很普通,但人物性格描述很饱满,却不单薄。一口气读下去,一个晚上就能品味完,春夜寒冷,读完这样的小说,更知道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后,心里又凉又苦。

08《目送》——龙应台豆瓣评分:8.7如果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那读到龙应台的《目送》,一定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

《背影》是缅怀,是叹息,是对父亲的一种思念,而《目送》里面多了对传承,对生死的思考。

“我”目送着华安去读小学,去读中学,他经常头也不回地离开。原来所谓的关心,经常只有一个人的一厢情愿。

再回首父亲送“我”上学时的场景,我一样如此,此时的感悟成了有些关心,即便彼此不说,也能明了。

最后的最后,父亲离开了,“我”最后送他一程。才发觉,其实关心既不是一厢情愿,也不是一点即通,而是大家保持着同样的默契,不干涉不打扰,人生总是一场孤独、漫长、需要自我战胜的旅程。

每每读到《目送》都会有新的思考,年少时因感动而流泪,到中年时才读懂,每个人都会也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有些路注定只能一个人走。

做父母的如此,做孩子的亦是如此。

卢璐说,有些书籍,需要年少时才能读懂,有些书籍,需要等到结婚生子之后才能明白,而有些书籍,年少、中年都得读2遍。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