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两人骑着马前去拜见李贺,不大一会儿看见一个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身穿一身荷叶衣服的七岁小孩出来迎接,自称李贺。两人当然要打假,当场让李贺写一篇走两步。李贺旁若无人,一挥而就。题目就叫高轩过,意思有两位贵人来了。两人大吃一惊,把自己骑的马让给李贺,三人同行而归。李贺声名大振。
这里我说个问题,就是造化。一个人成功靠什么,努力,运气,背景,其实都不是,一切都是造化。比如演艺界,有的小孩三四岁就成名了,赚个千八百万,有的演员演了一辈子戏,也赚不了千八百万。难道说演了一辈子戏的老戏骨的演技修养努力等等还不如一个三岁顽童。其实这就叫造化。就如我这个号,写来写去一个月弄个万八千撑死,但是有的号随随便便好几万上十万,难道他们就比我写的好,比我努力。
这就叫造化。
当时元稹考了明经科,中了举人,就去拜见李贺,想跟李贺结交。李贺一看名片,你个中明经科的还有脸来见我李贺。元稹捂脸退下。
贺见刺曰:"明经及第,何事来见李贺?"稹惭而退。
为啥李贺看不起元稹,古人云三十老明经,四十老进士。啥意思,进士那都是响当当的考上的高材生学霸,明经都是多年考不上破格录取的选拔生。所以看不起来也是很正常的。不说别的应届生还看不起留级生呢。
但是没过多久元稹飞黄腾达,当礼部侍郎。于是跟朝廷提议,李贺父亲名叫晋肃,跟进士音近,所以李贺应该避讳,不能考进士。跟李贺一起考试的举人们纷纷响应,一起响应元稹。为啥要响应,李贺学霸啊,把他排挤了别人就有机会出头啊。因为指标就那么十几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少了他别人的几率大大的高啊。李贺终于没有资格考进士,一生仕途就这么没了。
韩愈听说此事,当然要给李贺声援。写了一篇讳辩,大略如下,恕不翻译: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邱’与‘’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但是任你韩愈巧舌如簧,李贺就是不能考,于是蹉跎一生,二十七岁就死掉了。
李贺死后多年,宰相李藩准备给李贺弄一本诗集,听说李贺有个大舅哥,手里有好多李贺的诗稿,于是叫进来跟他说,李贺的诗有问题,我要审查,你都给我拿过来。此人一口答应,可是好几年没有消息。叫来一问,此人说,我虽然是李贺大舅哥,从小一起长大,但是他总是看不起我,欺负我,我时常想着报复他。我回去后就把他的诗稿全部扔进河里了。
李藩大怒,将此人骂了一顿赶跑了。
性格决定命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