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石秀怎么死的(《水浒传》第一次见潘巧云,拼命三郎石秀的眼睛,撕破了他的伪装)

石秀怎么死的(《水浒传》第一次见潘巧云,拼命三郎石秀的眼睛,撕破了他的伪装)

时间:2024-10-30 10:02:05阅读:

石秀怎么死的(《水浒传》第一次见潘巧云,拼命三郎石秀的眼睛,撕破了他的伪装)

“二人组”在小说中是常见的人物出场形式,但是在施耐庵塑造的众多“二人组”中,“拼命三郎”石秀和“病关索”杨雄的“反差”组合,是小说架构世界中非常独特的存在。

而所谓的“二人组”,也更像是三个人的故事,多出来的就是杨雄的妻子——“风韵寡妇”潘巧云。

石秀第一次到杨雄家的时候,先看到的不是家庭陈设,也不是家庭成员构成,而是自己那妖艳动人、风情万种、噬魂销骨的大嫂——潘巧云。

施耐庵的描写耐人寻味,作为杨家的儿媳、一个有夫之妇,却通过石秀的眼睛将潘巧云推到了读者面前。

“黑色秀发柳叶眉,玉珠大眼樱桃嘴,五官立体腮儿红,吹弹可破身姿轻”无论哪个年代,这样优越的外貌都是极品美女。

如果石秀看到这里就打住,完全符合正常人的眼神游走路线和心理活动。可问题就出在,石秀眼里除了这些明面上看到的美丽之外,还出现了不应该看到的妖娆。

“玉手轻抚A4腰,皮肉白皙配玉足”到这里石秀还不罢休,眼神像毒蛇的信子一样带着“粘液”略过了潘巧云的胸和腿。当时潘巧云一个已经“二婚”的女人,怎会发现不了这个未经人事的毛头小子那冒着绿光的眼神,可她并不反感反而有点满足。

虽然石秀个子不高,但是面容俊俏,又一身肌肉身强力壮,“短小精悍”的形象结合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也不难理解为何后续情节中会出现潘巧云勾引石秀的桥段。

就这样,原本“和谐幸福”的二人世界被突然出现的石秀打破。

潘巧云名讳“风韵寡妇”,这并不难理解。她原是天津市档案馆王馆长的妻子,但婚后不久王馆长就魂归西去,虽然施耐庵没有直白的描写王馆长之死,配合潘巧云的定位就不难猜。

嫁给杨雄后,日子也是过得有滋有味。在勾引石秀失败后,她又借着王馆长两周年祭日的机会和报恩寺“”裴如海翻云覆雨。

其实在看过《水浒传》后会发现,潘巧云的出轨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书中其他任何一个出轨事件。别人或有空虚或缺寄托,而潘巧云只是单纯为了在杨雄不在的时候,寻欢作乐打发时间。

而这时,戏剧性便达到了顶峰:潘巧云出轨这件事,石秀知道、潘公知道、女婢迎儿知道,就连杨雄也知道。一个见不得人的事儿变成了大家心照不宣,想要共同保守的秘密。

虽然是同一件事情,但大家心里都有各自的算盘。潘巧云瞧不上“赘婿”身份的杨雄,潘公太清楚自己女儿的德行,迎儿是只想挣钱的打工人,杨雄“寄人篱下”也不好开口。所以就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石秀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要将这龌龊的勾当公之于众,为自己的好哥哥出头!他以为哥哥不知道,其实杨雄也是有苦难言开不了口。石秀如此刚正的原因太多太多。

石秀的惨不是作秀也不是故意卖惨,而是真的非常惨。自幼双亲亡故,一直居无定所,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好不容易成年了,也只能在天津市靠卖柴活命。

出生在江南雨乡,但只能经历“悲惨世界”的蹂躏,加之这么多年吃不饱穿不暖,最终混成了走街串巷“睡地盖天”的“土行孙”

这样混乱悲惨的经历,让石秀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扭曲的变化。感情在石秀看来只有两个代名词,极端的忠诚和绝对的信任,无论兄弟还是夫妻。

他会因为自己没有接到猪肉铺提前关门的通知而拎包就走;也会为了在杨雄面前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将头陀和裴如海残忍虐杀;甚至于插手杨雄的家事,帮杨雄策划了一场完美的杀妻复仇逃亡计划。

而他自己也亲身参与,没有选择将自己从中择出。

如果杨雄在邀请石秀到自己家中来之前,有好好了解过这个男人,那杨雄一定不会为了兄弟义气,让两条平行线有任何交集。一个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一个混迹官场寄人篱下只想过好平凡日子。

实际上,杨雄在小说中的定位,就是增强石秀人物表现的“搭子”无论怎样的读者,在了解这一对“二人组”后,都会认为石秀比杨雄更加男人,但这恰巧掉进了施耐庵早就挖好的陷阱里。

石秀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正常人”,因为他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情感障碍。人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既是顶天立地胸怀天下的大丈夫,又是极度敏感玻璃心的狠人。

好打抱不平、为人坦率正直、嫉恶如仇,却又敏感极端、狭隘狠毒。说白了,石秀缺爱,而且很缺很缺。不仅是因为这么多年,没有感受过父母的关爱,他同样是没有感情经历的被世界抛弃的“路人甲”

已经扭曲的心理状态,让他产生了极度诡异的情感认知:所有都要配上极度。所以石秀轻而易举的成为了一个偏执狂,在面具下藏着的是不符合年龄,但符合社会经历的沉着冷静和处心积虑。当然还有对生命的默然,被割破喉管的头陀和被剖杀的潘巧云就是最好的证明。

杀了嫂子的石秀不是个例,打了虎的武松也躲不开这样的设定。乍一看,似乎《水浒传》中出现的“美人胚子”们都或多或少在道德上背离了世俗,做着种种出格的事情,最终也落了个惨不忍睹的下场。

施耐庵创造出了许多“压抑和扭曲”的人物,配合上黑暗无道的大宋背景,让《水浒传》成为了“四大名著”中争议最大的一本。

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石秀的出场和对潘巧云近乎下流的描写已经印证了这句话,施耐庵刻画的不仅是石秀扭曲的精神状态,还有自己不可告人的内心戏。

施耐庵19岁中秀才,36岁时与刘伯温同榜成为进士,却一生浪迹江湖,看病教书研究写作。郁郁不得志才是他最好的写照,并且直到75岁去世时,也没有在这世上找到认为能和自己共度今生的伴侣。

“拼命三郎”撕破的不只是他自己的伪装,还有这世间对人性的伪装。石秀用一副皮囊藏起了真正的自己,施耐庵则用一整本书展示了真正的自己。他的眼睛就藏在千千万万个“石秀”的皮囊里,静静地看着让他郁郁的人间换上一副又一幅面具。

房莹.石秀形象的填补与颠覆——兼论《水浒传》中石秀形象的“留白”.兰台世界:下旬,2015.

杜九霞.施蛰存笔下石秀性变态心理解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4):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