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奇才多短命,王勃李贺霍去病。
话说千古奇才王勃,家世渊博,人家之所以称为千古奇才,那是娘胎里带来的。
不信看看人家的家世。
八世祖王玄则,南朝宋历任太仆、国子博士等,当时号称王先生,著有《时变论》六篇。七世祖王涣,撰《五经决录》五篇。六世祖王虬,在北魏为并州刺史,号晋阳穆公。撰有《政大论》八篇。五世祖王彦,撰《政小论》八篇。四世祖王一,在北周为济州刺史,撰《皇极谠义》九篇。曾祖王隆,在隋朝历任昌乐、猗氏,铜川等县令,撰《兴衰要论》。祖父王通,隋末大学者、大教育家,曾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后弃官;以著书讲学为业。义宁元年卒。父王福畴,在唐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参军、六合交址二县令、齐州长史,泽州长史等。撰《王氏家书杂录》。
到王勃这兄弟六人,王勃老三,父母一点都不自私,并没有把好的基因全给予老大老二,作为老三的他一样开起了开挂的人生,人家兄弟六人个个都是青史留名,只不过被王勃压住了风头而已。
看到没,这家世,这身世,简直牛炸到天上了。看来,优秀的基因还是存在的。
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虽说人生不长,可一直妥妥的站“C”位,比那美国最爱抢“C”位的大嘴巴特不靠谱总统强多了,人家王勃不抢,到那大家都得主动让出“C”位。
王勃十六岁时,当你还在为打游戏买啥装备,怎么从严厉的老爹身上或者慈祥的老娘身上骗点钱的时候,人家王勃已经授职朝散郎。
这是个啥职位呢?就是陪唐高宗最喜欢的儿子沛王李贤读书。这是不是又牛炸上了天。陪皇二代读书,那前途,闭着眼都可以想像得到啊。
人到巅峰了就得往下走了吧,所以王勃26年的生命走过了16年的高光时刻,就得走下坡路了。
人生太顺了就会狂,不是有句话吗,叫天狂有雨,人狂有灾。
大家要知道,古代的读书人,一旦被皇帝点名批评了,仕途就基本上完蛋了。誉满天下的孟浩然,因为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得罪了唐玄宗。唐玄宗严厉批评孟浩然,从那以后,孟浩然就仕途渺茫。
经过这次之后,我们的小王同学终于成熟了一些,到处托关系找门路,好不容易在他23岁时又当了一个小官。
常言说得好:麻绳专挑细处断,不断发运专找苦命人。
小王同志刚刚转来好运,便因同僚构陷,进入万劫不复之地。因为往日太过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得罪了太多人。便有同僚设计构陷王勃,让一个叫曹达的官奴逃跑到他家,眼看官奴要被抓,小王同志动了恻隐之心,他将官奴藏匿起来。但小王同志想来想去不对头。私藏官奴那可是要坐牢的,但放又不敢放。就这样,王勃同学便二两地瓜烧上头,杀了曹达以了其事。好家伙,人家故意陷害你呢,能让你这么轻松吗?于是这事就暴露了。王勃被判了个秋后砍头。
上元二年的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重建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天下名流为滕王阁作序。
这阎都督是有私心的,阎公的女婿孟学士号称江南第一才子。阎公让其婿孟学士提前两个月就作了准备,早把序写好并字斟句酌背诵下来了。
王勃就是这时候刚从监狱里放出来,正心灰意冷,前去看因为他而流放的苦命老爹。大家说这人名气大就把他也请来吧。于是就阴差阳错来到这踢场子了。
但客套话得说啊,不能一下就让自己女婿来写话,那也太不像话了啊。阎公就说那位高才来写啊。
大家都心知肚明,都客套几句,这个说看这美景我真想写几句,不过肚子里墨水太少了,只能啊啊啊几句写不出来哈,那个说我也想写,不过有江南第一才子孟学士在这我那敢写啊。于是大家都一致推辞谦让。
这时候那孟学士在大家一致推荐之下心得意满,满面春风的准备出来了。
不料这时我们的王勃同学出来了,大家都不写我来写吧。这下可把阎都督气坏了,但不能说啊,只能说我要换衣服就去里间坐着生闷气去了。
唉,我们这王同学那眼力活真的是太差了。王勃却提笔就作。
阎公人在里屋,心在外面,就叫一个小童传话,看小王同学到底能写出啥来。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随后我们的王同学带着落寞的心情离开了滕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