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有个老梗:卖茶,你得会讲故事。
故事真假不重要,宣传才是主要目的。
在荧屏广告还未兴起前,口口相传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广告了。
我国十大名茶,茶好,故事也讲得不赖。
来看看,它们谁最会讲故事,谁广而告之的效果最好。
西湖龙井说到西湖龙井,就离不开乾隆。
乾隆六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还写了不少诗赞美龙井,并把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这是靠谱的故事。
不靠谱的故事是,乾隆回京后,把龙井茶泡给太后喝。
太后肝火顿消:“这龙井茶比灵丹妙药还强!”于是,乾隆传旨封十八棵茶树为御茶。
绝佳的茶品,又得到大清顶流的大力宣传,西湖龙井蒸蒸日上,驰名中外。
洞庭碧螺春说到洞庭碧螺春,就离不开乾隆的爷爷康熙。
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康熙第三次南巡,江苏巡抚宋荦进献茶品。
康熙一喝,嗯,清香异常,悦神解乏,问什么茶。
宋荦说:“吓煞人香。”康熙:“太俗,不好,我看着这茶茶色碧绿,形曲如螺,采于早春,就叫碧螺春吧。”也有考证说,碧螺春其实得名于碧螺峰。
黄山毛峰黄山毛峰的故事很实在。
黄山有个叫谢正安的茶商,因太平天国运动,经商失败,回到老家开山种茶种粮。
地里刨食怎么富得起来呢?
时局稳定后,他又到上海卖茶,卖着卖着发现产品竞争力不行,得打出牌子,得出爆品,于是对传统的黄山云雾茶进行工艺升级,创制出了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茶可能江西人不会讲故事,庐山云雾茶没什么好故事,只剩下传说。
传说,美猴王孙悟空想喝玉皇老儿的仙茶,驾着筋斗云往天上一飞,往下一看,看见一片碧绿的茶树,正巧茶树结籽。
美猴王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采种的时候,一群多情鸟来帮忙了。
一只只鸟儿衔了茶籽飞往花果山,途径庐山,被美景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嘴一张,茶籽掉在了庐山岩缝里,于是有了庐山云雾茶。
这传说应当脱胎于明代《庐山志》,“初由鸟雀衔种而来,传播于岩隙石罅……”六安瓜片为六安瓜片加持的名人是袁世凯。
传说,六安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是袁世凯的亲戚。
他雇佣茶工,挑选春茶第一、二片嫩叶,用小扫帚炒制,炭火烘焙,做出来的茶又好看又好喝,袁世凯喝完给了个五星好评。
君山银针传说,距今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种下了第一颗君山茶的种子。
传说,后唐皇帝李嗣源上朝,看到茶里白雾升腾,出现一只白鹤,对着他点了三下头飞走了,再往杯子里一看,茶叶悬空竖立,又慢慢下沉。
山西人李嗣源大惊:日怪!
臣下答曰:这是君山的白鹤泉水,泡黄翎毛的缘故。”李嗣源:上贡!
信阳毛尖信阳毛尖的故事不少,说个口唇茶的故事。
故事很长,大概如下。
天上九个司茶仙女到鸡公山玩,王母批假三天,天上三天,地上三年,玩久了仙女们无聊,就种下仙茶,用口唇采摘,传授给一个贫苦善良的年轻人。
年轻人因而暴富,开始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竟还想娶九个仙女为妻。
鸡公山的神鸡大怒,翅膀一扇,烧了年轻人的房子,再一扇,烧了大片仙茶树,只留下两棵做种,慢慢就成了信阳毛尖。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品种比较多,说个大红袍的故事。
后来他高中状元,回来感恩,将身上的红袍披在了茶树上,于是有了大红袍。
安溪铁观音铁观音有两种得名传说。
一说,老茶农魏荫早晚敬奉观音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
有天他梦见出门发现了石缝里的一株茶树,醒来果然找到了,将这观音托梦来的茶挖回家种在铁鼎里,取名铁观音。
另一个是官场层层巴结的故事。
安溪有个官叫王士让,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于是移植培育,采制成茶。
后来他奉召入京,把茶送给了礼部侍郎,礼部侍郎觉得真好喝啊,贡献给了皇帝。
皇帝点了个大大的赞,看这茶沉重似铁云云,赐名铁观音。
祁门红茶祁红的故事大家熟,英国女王和王室钟爱的饮品,特有“祁门香”,美称“群芳最”
蒙顶甘露相传,蒙山种茶始于西汉末年的吴理真。
到了宋代,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手植七株仙茶的地方封为“皇茶园”
不过,有学者研究推断,吴理真很可能是宋代的人。
都匀毛尖都匀毛尖,因为形似鱼钩,原来也叫鱼钩茶,在明朝被列为贡茶。
据说在清朝时,贡茶数量层层加码,茶农苦不堪言。
有个寨主召集18个寨的族人商议决定,每家每户每夜烧开水,烫死路边的茶树。然后请当地土司和县官去看,说茶树遭了天火,都死了,没茶上贡了。
如此一来,皇帝不得不免除上贡茶叶,还拨款给当地保护茶树。
数数,十大名茶怎么有十二个?
其实不止十二个。
因为十大名茶并非官方排名,百年来有多个版本,以上选的是重合度较高的名茶。
图:苏茶网、摄图网潇洒轩窗,波光隐映,笔床茶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