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经多次研究,确定了对傅作义“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方针,把傅作义摆下的一字长蛇阵切成数段后等待有利时机,然后一口口吃掉;同时切断平绥线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西柏坡。留下张家口、新保安不打,以免傅作义从海上南逃。
周恩来认为:“现在傅作义是兵临城下,他在面临绝境的情况下,有两种可能:一是傅作义曾经是抗日爱国将领,与蒋介石独裁卖国、排除异己有着比较深的矛盾,现在蒋介石反动即将覆灭,我们有可能把傅作义争取过来;另一种可能是,傅作义长期,与兵戎相见,他在整个华北统率着五十多万军队,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轻易接受和谈的。”为此,中央领导们有过一番争论。毛泽东问周恩来:“恩来,你的意见呢?”周恩来同样有些矛盾:列入吧,一些具有和平、动摇倾向的将领可能坚定到底的立场;不列入吧,有些将领在中的地位很高,影响很大,不列不足以显其“头等战犯”的声势。一番考虑之后,周恩来还是赞成列入,理由是:“一是揭露蒋介石的玩弄假和平阴谋;二是可以加强傅作义、卫立煌等在蒋介石面前的地位,以免蒋介石谋害他们。因为我们即使在极端秘密的条件下与这些人和谈,迟早也会为蒋介石所知,蒋随时可以搞掉这些人,吞掉他们的军队。”于是,傅作义、卫立煌等人也上了宣布的蒋介石等43人的头等战犯名单。
北平方面:蒋介石明知华北大势已去,决心放弃华北,退保江南。故当张家口解放后,他曾来电劝傅作义突围。此时的蒋介石怕傅作义叛变自己,不敢硬下命令,故以商量的口吻,征求傅作义的主意,说平津在战略上已失去意义,目前共军刚刚合围,立脚未稳,愚意以突围为上策,望兄激励所部奋力向塘沽突围,中正当派海空全力掩护,撤离陷地,希早下决心傅作义接电后仍顾虑重重,举棋不定:突围谈何容易!
傅作义总部的座钟已敲了12响,北平的秋冬之夜已是凉气袭人。傅作义将他贴身的卫士、勤务屏退,对其勤务兵说:“你倒好一杯茶,去叫政工处长王克俊来,便没事了,不必在屋内候命。”王克俊知道傅有要事,急忙赶来。傅让他坐下,说咱们谈谈。王克俊问谈什么,傅作义反问道:“你说要谈什么?”王克俊自然明白傅作义此时的心情,便试着问:“是否要谈自张家口以来,咱们屡次谈及但没有谈透,而今需要作出决定的一件事情?”“对。现在左右没有别人,你有什么看法都可直说。”傅作义话头一开,便说了许多,说到他一向很要好的朋友现在都在主张和平谈判,许多很有才干的进步人士都跑到那里去了,以及最近郑军长辞职等等事情,谈话自然集中到一个老问题上:“我们的前途何在?究竟谁是真正能使中国独立统一复兴的人?”结论是:必败,必胜;毛泽东才是国家民族勃兴希望之所在;目下必须当机立断,脱离蒋介石集团。说到最后,傅作义神色激动:“我是准备冒着三个死来做这件事的:第一,几年来,我不断对部属讲戡乱、剿共的话,而今天秘密地来个180度的转弯,他们的思想若不通,定会打死我;其次,这件事如果做得不好,泄露出去,蒋介石会以叛变罪处死我;再者,也可以按战犯罪处决我。但是,只要民族能独立,国家能和平统一,咱们还希望什么呢?”傅作义信任地点点头:“你的行动一定要注意安全。”“我相信,无论是军统中统或其他反对此事的人,不会有愿舍其命而为蒋效力的。只要无私,就可以无畏。我会相机行事的,请你放心。”大约也是从此时起,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一名地下党员,受北平地下党组织的派遣,经常出现在父亲身边。她以父女之情,使傅作义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缠绕中,心情上获得很多安慰,排解了不少忧虑。
后来傅作义又派《平明日报》社社长崔载之出面,想探清的态度。《平明日报》是傅作义的喉舌,崔本人深得傅的信任。崔载之与解放军平津司令部代表接洽,说傅作义希望解放军放回被围困于新保安的嫡系部队三十五军,以便加强傅作义在北平城内的力量,共同对付蒋嫡系部队。若有必要,还可以掺杂一部分人民解放军战士一起进城,组建华北联合,自己的军队可以交给联合等等。
傅作义想组建联合,显然是所不能答应的。
很显然,傅作义还寄希望于他的三十五军。12月22日,毛泽东一声令下,华北野战军第十九纵队发起猛攻,十个小时激战,第三十五军两个师被全歼,军长郭景云自杀,其他军官均被俘。
傅作义闻讯大为吃惊:想不到自己戎马大半生,苦心经营多年的嫡系部队毁于一旦,他的全盘计划也将付之东流。他心情沉重,寝食不安,按他的老习惯,将手插在棉裤裤腰里,在办公室里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哎,我的政治生命完矣!”三天后,中央宣布了43人为罪大恶极的头等战犯,傅作义名列其中。本来,毛泽东、周恩来是以此保护他,可为傅作义所不理解。他本来就担心和平解放后得不到的谅解,而且自己的主力部队已经被歼,已无资本,又被列为战犯,于是万念俱消,第二天就电令崔载之返回北平,这样,他与的第一次和谈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