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无名相,北宋无名将。
这句话严格来说不太对,南宋确实没啥好宰相,大部分是奸臣当道,比如秦桧、史弥远、贾似道。但是北宋绝对不乏名将,不管是开国时的曹彬、潘美,杨业,还是后来的曹玮、狄青,种世衡。无一不是名动一时的天才将星,这其中又以狄青的名气最大,结局最惨,让人忍不住一声叹息。
几千年来,还就真有这么两位大帅哥,因为长得太好看,干脆带个凶恶的面具作战。一个是东魏权臣、北齐奠基人高欢的孙子,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兰陵王高长恭,另一个则是北宋著名将领狄青。
狄青出身贫寒,十六岁的时候代兄受过,因此脸上被刺字并发配充军,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宋仁宗的时候,西夏李元昊反叛,自立为帝,频繁骚扰北宋边境。狄青被调往西北战场,同西夏军队展开多年的斗争。当时的宋朝,承平已久,北方辽国多年不曾发生战事,只有西北方的西夏同宋朝攻伐不断,因此狄青所在的西北边防军也就成了宋朝唯一上过战场,经历过战争磨炼的真正军队。这也为后面狄青成功平定南方叛乱提供了可靠保障。
不可否认狄青是个军事奇才,他作战勇猛,披头散发头戴面具,总是冲锋陷阵在前,在一次同西夏人的战斗中,他被一支暗箭射中右胸,鲜血顿时染红了单衣。然而狄青毫不退缩,奋力砍断了插在胸膛上的冷箭,带领部队继续向敌军冲锋,吓呆了的西夏军队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因此狄青也受到了当时镇守边境范仲淹的喜爱,常常鼓励狄青多读一些兵法,并告诉他“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此后的狄青勤奋读书,变得有勇有谋,将西夏人打的满头是包,一路积功升到了枢密副使的高位,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
当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广西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在数日内连下九座州府,所向披靡。一路打到了广州城下,虽然最终没能攻下广州,但是两广已经被搅的底朝天。当地的官兵多次邀击,但每次都是大败而逃,死伤官兵无数。宋仁宗无奈之下只好派出狄青,这是压箱底的牌了,如果狄青再败,大宋王朝恐怕就要终结在此。
双方最后决战于昆仑关,依靠在西夏战场上磨炼出来的番族骑兵,狄青干净利落的完胜了侬智高,平定了这场为祸甚广,令朝廷束手无策的叛乱。宋仁宗悬了老久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而狄青,这个起于微末,不曾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小士兵,甚至脸上还带着犯人的刺青,却凭借自身努力打破了这一壁垒,成功的当上了枢密使,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当我们聊一个人走到了自己人生的最巅峰,往往也就意味着今后的人生之路都是下坡路。而狄青自然也不例外。
狄青当了枢密使,最激动的莫过于京城的女人们。每日里能欣赏这样一位俊美却又不失男人气质的铁血帅哥,据说他出门常常是大街上水泄不通,围满了花痴少女。
比如韩琦,在西北边境时候狄青还是他的下属,每日里呼来唤去,这会却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这让我们的堂堂学霸,心高气傲的韩大人怎么忍。
再比如王尧臣,这可是正牌状元出身,现在官居枢密副使,正好被狄青管着。这让王尧臣深以为耻,每天就是盯着狄青脸上那行字念叨:枢相大人,您这可是越来越鲜亮了。
一次两次还好,三番五次这样狄青终于火了,他冷冷的看着王尧臣:你要是喜欢,我也送你两行如何?把王尧臣气的脸涨通红,哆哆嗦嗦说不出话。
不容与满朝官员,又被当朝宰相所惦记,狄青的好日子也终于到头了。
一时间各种谣言纷起,先是狄青家中晚上做法事,烧纸钱,浓烟滚滚。第二天传到皇帝耳朵里就变成了唐朝叛将朱温当年的住宅就在狄青家里那一带,在他造反前,夜里也有怪光外漏,跟昨晚狄青家的情况一模一样。
这倒还好,无稽之谈罢了。后来京城大雨,开封城淹了,大家都搬到高处去住。狄青选择了平民化的大相国寺。晚上照例又是水泄不通,大家都围观英武帅气的枢密使大人,交口赞誉。这还了得,威望这么高,如此得民心,长期以往这天下姓赵还是姓狄。
仁宗落寞的退回后宫,不久一道非正式诏书到了狄青面前,你可以自己主动提出辞职申请了。这算是朝廷给予这个曾经功臣的最大恩典,保留狄青最后的尊严,让其体面的下岗。
狄青愤怒,不服,自己有何过错,为何如此不公,他要再次面见圣上,申明心迹,至少也要一个理由,一个不得不走的理由。
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朝廷疑你,你做没做什么还重要么?狄青如五雷轰顶,连退数步,转身默默地离开。正式命令很快下达,他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副宰相之尊,出判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