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北冰洋

北冰洋

( 地球四大洋之一)
时间:2024-02-01 15:40:31阅读:

北冰洋

北冰洋简介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称北极海、冰水洋,是地球四大洋之一,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挪威、冰岛和格陵兰(丹)环绕,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是世界上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洋。面积仅为1475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10%。它的深度为1097米,最深为5527米。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84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指正对着大熊星座的海洋。2012年8月25日,北冰洋海冰面积达观测史以来最小。

北冰洋资料

外文名:Arctic Ocean (英语)

别名:北极海冰水洋

位置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中文名:北冰洋

面积:14750000 km²

地理信息

4.7万次播放02:34

北冰洋,范围有多大?沿岸有哪些国家

1.2万次播放01:16

世界上有五大洋,你知道最小的大洋是哪个吗

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即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B.瓦伦纽斯首先把它划成独立的海洋,称大北洋;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命名为北冰洋。改为北冰洋一则是因为它在四大洋中位置最北,再则是因为该地区气候严寒,洋面上常年覆有冰层,所以人们称它为北冰洋。

面积:1475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

位置: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北冰洋跨经度36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范围: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

深度: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处达5527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北极地方或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沿岸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及北冰洋中许多岛屿。北冰洋周围的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挪威、冰岛、格陵兰(丹)、加拿大和美国。北极地区有几十个不同的民族,其中因纽特人分布最广。

北冰洋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周围地区,是一片辽阔的水域。位于北极圈内的北冰洋,整个面积为131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一个,只有太平洋面积的1\14。因此,北冰洋又被称为北极海。北冰洋海水的总容积为1690万立方千米,平均深度为1296米,利特克海沟为5449米。北冰洋占北极地区面积的60%以上,其中2\3以上的海面全年覆盖着厚一米半到四米的巨大冰块。北冰洋

由于洋流的运动,北冰洋表面的海冰总在不停地漂移、裂解与融化,北极地区的冰雪总量只接近于南极的1/10,大部分集中在格陵兰岛的大陆性冰盖中,而北冰洋海冰、其他岛屿及周边陆地的永久性冰雪量仅占很小部分。

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中央北冰洋的海冰已持续存在300万年,属永久性海冰。

面积1478.8万平方千米,是太平洋的1/14,大西洋的1/7,印度洋的1/6,占世界海洋面积的4.1%。北冰洋平均水深1225米,为太平洋的1/3;最大水深5527米,不及太平洋的1/2。其2/3以上的面积属于大陆的水下边缘,即在北冰洋的周围具有非常宽阔的大陆架。

北冰洋海岸线十分曲折,形成了许多浅而宽的边缘海及海湾。海岸类型中有侵蚀海岸、峡湾式海岸、三角洲型海岸及泻湖式海岸。在亚洲大陆沿岸的边缘海有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以及楚科奇海。北美洲沿岸有波弗特海、格陵兰海。北冰洋岛屿众多,仅次于太平洋而居各大洋之第二位。岛屿总面积约为380万平方千米,均属大陆岛,多分布在大陆架上。流入北冰洋的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及马更些河和育空河。在北冰洋周围之各边缘海,有数不清的冰山,高度虽然比不上南极的冰山,但外形奇异。冰山顺着海流向南漂去,有的从北极海域一直漂到北大西洋。由于漂流路线不固定,所以给航行在北大西洋上的船只带来很大的危害。北冰洋有常年不化的冰盖。

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半年是极夜(10-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其余半年是极昼。

由于气候严寒、冰层覆盖,对北冰洋调查的规模都较小,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陆续在冰上建立漂浮科学站,开展一些较为系统的考察。1937年苏联用冰上飞机在北极登陆并在北冰洋建立了北极1号漂浮科学站。4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从空中进行过20次极冰登陆,并建成8个海洋站和1个科学考察站。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期间,除飞行活动外,还增加了许多连续观测的漂浮站,并用核动力潜艇考察了冰盖下面的情况。

北冰洋是如何起源的?海洋地质学家通过长期研究认为:北冰洋的形成,它和北半球劳亚古陆的破裂和解体有着很大关系。洋底的扩张过程,起自于古生代晚期,而主要是在新生代实现的。它是以地球北极为中心,通过亚欧板块和北美板块的洋底扩张运动,而产生了北冰洋海盆。北冰洋底所发现的“北冰洋中脊”,即为产生冰洋底地壳的中心线。在本洋底还同时发现了与北冰洋中脊相平行的。

两条海岭枣罗蒙诺索夫海峡和门捷列夫海峡(即老大洋中脊),说明北冰洋的海底扩张运动,曾进行过不只一次。2000万年前,北冰洋最多只算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湖水通过一条狭窄的通路流入大西洋。然后在1820万年前,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狭窄的通道渐渐变成较宽的海峡,大西洋的海水开始流进北极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北冰洋。这是瑞典科学家分析了2004年从北冰洋海底采集的沉淀物后,得出的上述结论。北冰洋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马丁·杰克逊等人前不久发表报告说,他们从北冰洋中部靠近北极的罗蒙诺索夫海岭采集了428米厚的沉淀物,其中一段5.6米厚的沉淀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段沉淀物形成于1820万年前至1750万年前,分成颜色不同的三段,其最下层是黑色沉淀物,其中含有很多没有分解的有机物,这说明当时北冰洋底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来进行降解。杰克逊说,从1820万年前开始,连接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费尔姆海峡(夹在格陵兰岛与斯瓦尔巴特群岛之间)开始变宽,“我们猜想(当时)淡水从北极水面流出,而较重的海水则从下面流入”,这些缺氧的海水导致了黑色沉淀物的形成。

随着费尔姆海峡的扩张,海水开始从水面涌入北冰洋,它们吸收了氧气后才沉入水底,这样水底开始出现氧气和海洋生物,对应的沉淀物也变成了灰色。最后,北冰洋的淡水全换成了海水,在海底开始出现氧化铁、氧化锰以及海洋生物化石。

瑞典科学家说,他们还无法确定北冰洋形成的准确时间,不过这一过程可能经历了约75万年。

地理位置

北冰洋位于北极周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环抱。尽管它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海上运输来说,北冰洋航线是苏联欧洲部分与远东地区联系的捷径,从摩尔曼斯克到东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间的航距为10400千米,走此航线比绕道苏伊士运河要近13700多千米,比绕经好望角的航线要缩短2万多千米。北冰洋在航运上的最大缺点是通航期短暂,除巴伦支海南部全年不冻外,苏联、美国和加拿大北部沿海一年仅有50%或1\3的时间能够通航。即使在短暂的通航期内,也必需靠破冰船开道,而且运载能力有限,船舶吨位一船为4000-5000吨。通过北冰洋上空的空中航线,1957年首航成功,它是东亚、北美、西欧和北欧间最短的空中通道,从日本的东京经阿拉斯加和北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航空线,比原来的航程缩短2700千米。另外,巨大的冰盖、冰岛、冰山和浮冰虽不利于船只的行驰,但对潜艇的活动十分有利,如由于冰的遮蔽可以使潜艇摆脱飞机和侦察卫星的监视;浮冰的漂流有碍于监听设备的追踪;由于冰与冰之间的挤压和冰与水之间的冲刷而产生的噪音,使舰艇的声纳装置受到干扰等。苏美两国越来越多的核潜艇在北冰洋的冰下游弋,一则说明这里的战略地位重要,二则也利用了这里的有利条件。总之,北冰洋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重要性更加突出,许多国家都加紧了在这个地区的活动,特别是美苏两国都在北冰洋沿岸地区建立了许多针对对方的、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基地。

北冰洋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

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北冰洋分为北极海区和北欧海区两部分。北冰洋主体部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极群岛各海峡属北极海区;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北欧海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北极地方或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沿岸亚、

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及北 北冰洋中许多岛屿。

北冰洋陆棚发达,最宽达1200千米以上。峰顶一般距水面1000-200米,个别峰顶距水面仅900多米,有剧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它把北极海区分成加拿大海盆、马卡罗夫海盆(门捷列夫海岭将该海盆分隔为加拿大和马卡罗夫两个海盆)和南森海盆。海盆深度均在4000-5000米之间。北冰洋中部还有许多海丘和洼地。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有一带东西向海底高地,是北极海区与北欧海区的分界。北欧海区东北部为大陆架,西南部为深水区,以格陵兰海最深,达5500多米。

变化原因

地球的北半球向外稍尖而凸出,南半球向内凹,北极高出球面19米,南极低于球面26米,南北极相差45米,从赤道方向看地球近似一个“梨”的形状。高出球面的北极是海水覆盖的北冰洋,而低于球面的南极却是陆地。南极洲的最高峰是文森峰,海拔4,897米。证明北冰洋海平面高于南极近5000米。地球自转,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形成潮汐。地球表面的水在引力方向凸出的高。地球北极的水比南极凸出的高,说明在地球北极方向存在引力。在地月系、太阳系中,通过地球自转和公转,北极的水凸出依旧,说明地球北极方向的引力与地月系和太阳系无关。地球除绕太阳公转外,还绕银河系的银心公转,公转周期为2.5亿年(?)。地球的地轴与银道面的夹角为27°24′(?)。由于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在黄道面上,其夹角是66°34′,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为23°26′),地球绕太阳公转,在夏至时,地球的北半球距太阳近,受到太阳的引力大。在冬至时,南半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导致地球的外球转动。同理,由于地轴倾斜在银道面上绕银心公转,在银道面的夏至位置时,地球的北极受到的银心引力大,形成地球的北极水凸出的比南极高。在银道面的冬至位置时,地球的南极受到的银心引力大,形成地球的南极水凸出的比北极高。当地球在银道面二分日(春分和秋分)的位置时,地球赤道位置的水受银心、太阳和月球的共同引力作用,水凸出的更高。地球水的这种变化,就形成全球性海陆变迁,其周期由地球绕银心公转周期决定。在南北极的全球性海陆变迁周期为2.5亿年(?),在其他地区的全球性海陆变迁周期为1.25亿年(?)。全球性海陆变迁的海进海退方向为南北方向。受陆地的影响,海进海退方向会发生改变。全球性海陆变迁的海水深度,依据现在的地球南极和北极海水平面与球面差,可达5000米。目前,太阳到银心的距离是大约距离,太阳绕银心公转周期也是大约的。因此,全球性海陆变迁的周期也是大约的。地轴与银道面的夹角27°24′是从天球上计算出来的,天球是以地球为中心的人为球,在银河系,银心是中心,太阳绕银心公转,地球也随太阳绕银心公转。所以,地轴与银道面的夹角27°24′是参考数字。

海沟与海盆

利特克海沟 深5449米,位于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以北。

弗拉马海沟 深5335米,位于利特克海沟的东北。

南森海盆 深5449米

马卡罗夫海盆 深4123米

加拿大海盆 深3879米,位于门捷列夫海岭以东。

海底地形

5.3万次播放08:05

富豪一人开潜水艇探秘北冰洋最深处,海底竟然有温泉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海岸最曲折、岛屿众多的一个洋。总面积1230万平方千米,占海洋总面积3.6%,体积1700万立方千米,占海洋总体积的1.24%。

北冰洋的水平轮廓近乎一半封闭性的地中海,海岸十分曲折破碎。岛屿的数量和面积仅次于太平洋居第二位,有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217.56万平方千米),加拿大的北极群岛(13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群岛。

北冰洋

北冰洋是深度最浅、大陆架面积宽广的一个大洋,平均水深1205米(一说1117米),最大深度为5527米(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低于北纬82°23′、东经19°31′的利特克海沟),水深不足200米的面积约440万Km²,约占总面积的35.8%;水深超过3000米的面积仅占15%(其中4,000米以上的只占2.17%)。

北冰洋海底地貌突出特点就是大陆架非常宽广,特别是亚欧大陆北部最宽,一般400-500千米,最宽处近1700千米(水深50-150米),阿拉斯加以北大陆架较窄,仅20-30千米。这些大陆架大部原为陆地的一部分,第四纪冰期以后才下沉成浅海的。北冰洋海底地貌的另一特点是起伏不平,一系列海岭、海盆、海槽和海沟交错分布。

北冰洋中部有一横贯的海底山岭——罗蒙诺索夫海岭,自新西伯利亚群岛经北极到埃尔斯米尔岛,全长1800千米,宽60-200千米,高出洋底3000米,岭脊距海面约1000米左右。洋底山地坡度大、陡峭,有火山喷发,系构造断裂褶皱山,山脉由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海岭把整个北冰洋分为两部分,面向北美洲为加拿大海盆,面向亚欧大陆的为南森海盆,两部分在海流、海水运动方向和水温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在加拿大海盆以西有一条门捷列夫海岭,长1500千米,相对高度小,坡度平缓。在南森海盆外侧有一北冰洋中央海岭,又称南森海岭、加克利海岭或奥托·斯密特海岭,由几条平行海岭组成,自拉普帖夫海经格陵兰岛北端到冰岛接大西洋海岭。总之,对北冰洋海底地貌的了解还很不够,但已知大部为冰覆盖的北冰洋不是陆地,不是群岛,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深海盆。

自然环境

北冰洋地区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

北冰洋陆棚发达,最宽达1200千米以上。中央横亘罗蒙诺索夫海岭,从亚洲新西伯利亚群岛横穿北极直抵北美洲格陵兰岛北岸,峰顶一般距水面1000-2000米。海盆深度均在4000-5000米之间。在北冰洋中部还有许多海丘和洼地。

北极熊

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20到-40℃,暖季也多在8℃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仅75-200毫米,格陵兰海可达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风。北欧海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冰情较轻;暖季多海雾,有些月份每天有雾,甚至连续几昼夜。北极海区,从水面到水深100-225米的水温约为-1至-1.7℃,在滨海地带水温全年变动很大,从-1.5-8℃;而北欧海区,水面温度全年在2-12℃之间。此外,在北冰洋水深100-250米到600-900米处,有来自北大西洋暖流的中间温水层,水温为0-1℃。北冰洋是世界上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由于位于地球的最北部,每年都会有独特的极昼与极夜现象出现。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冬半年为“长夜”;4月至9月,夏半年为“长昼”。经过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就是一年。每逢长夜来临,大自然只有美丽的月光和五彩缤纷的极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安慰。在那无边的冰原上,阵阵五颜六色的极光,像突然升起的节日烟火,一下照亮半边天;他时而如舞在半空的彩条,时而像挂在天际的花幕,时而如探照灯一样直射苍穹。但极光的美,无法掩饰北冰洋恶劣的气候。这儿千里冰封,终年雪飘,天气严寒,冰山林立,这里的海冰,约有300万年的历史。

冬季,80%的海面被冰封住,就是在夏季,也有一多半的海面,被冰霸占。但即使在这样寒气逼人的天地里,海藻依然生机盎然,海豹、海象时常出没于冰水之间;强悍的北极熊是捕鱼能手,狡猾的北极狐常尾随在后面,企图不劳而获分享剩骨残肉。成群的鱼、雪鱼,长的又肥又壮;善于用冰雪造屋的爱斯基摩人,过着豪迈的游猎生活。在北极地区土著人、因纽特人世世代生活和居住在这里,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他们过着一种没有文字、没有货币、却是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时代的推移,因纽特人已经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北冰洋洋流系统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挪威暖流、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等组成。北冰洋洋流进入大西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偏向右方,沿格陵兰岛南下的称东格陵兰寒流,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称拉布拉多寒流。

冰盖与冰川

北冰洋水文最大特点是有常年不化的冰盖,冰盖面积占总面积的2/3左右。其余海面上分布有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仅巴伦支海地区受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北极冰山是从北冰洋岛屿上的冰川上脱落下来的淡水冰。,北冰洋大部分岛屿上遍布冰川和冰盖,北冰洋沿岸地区则多为永冻土带,永冻层厚达数百米。

北极冰山是从北冰洋岛屿上的冰川上脱落下来的淡水冰,一般长宽几百米,高度可达几十米,也会有特别巨大的冰山出现,长宽可达几公里,高达几百米,如同漂浮的岛屿,这么巨大的冰山在北冰洋是很罕见的。北极冰山落海后,一部分会随着从北冰洋南下的洋流漂入大西洋,给海上航运带来巨大的威胁。每年在北冰洋诞生的冰山多达几万座,其中有几百座冰山会漂至纽芬兰岛以南,北纬40度附近的海域。人类记载的南漂最远的北极冰山甚至漂到了北纬20度附近的热带海域。

极光

北冰洋

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半年是无昼的黑夜(10月-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其余半年是无夜的白昼。

水文特性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热很少;在其上空,由于冬季是一稳定的高压区,云量很少;再加上洋面广布着冰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使其成为世界最冷的大洋。气温终年很低,并多暴风雪。寒季(11月至次年4月)平均气温在零下30°到零下40℃之间,最低达-52℃;暖季(7-8月)平均气温不足6℃。平均年降水量仅75-200毫米,以降雪为主。故北冰洋水文的最大特点是:水温低,大部分海域海水在0℃以下,因而有大面积的常年不化的冰盖和浮冰。

在寒冷季节,北冰洋一片雪白,冰盖面积以3月为最大,可达1140万平方公里,占北冰洋总面积的87%;在7-9月暖季,岸边冰雪大部融冰,周围“冰山”、浮冰到处漂浮,但北冰洋中心部分仍为冰盖所覆。九月份冰盖面积最小,约700万平方千米,占北冰洋总面积53.4%,但不是连片的冰盖,而是由面积一至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小冰块组成的冰丛,厚2.5米到4~5米,表面平坦或波状起伏,较坚固。北冰洋除冰盖外,还有由极地群岛上陆棚冰入海而形成的冰岛或冰山。冰岛流速慢、表面平、面积大(可达600-700km²),厚度达30-35米;冰山分布在冰岛周围边缘,面积小。

北冰洋由于海底地形的关系,具有独特的环流系统,大致以罗蒙诺索夫海岭为界,以东为顺时针环流,以西为逆时针环流,在拉普帖夫海也有一小的逆时针环流。从海流的性质来看,以寒流为主,暖流仅在巴伦支海有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格陵兰岛西南端有西格陵兰暖流和白令海暖流,影响范围很小。流入北冰洋的水除北大西洋暖流外,还有亚、欧、北美三大洲的一些河流,这些水流使北冰洋水量增多,水面升高,并以洋流的形式向格陵兰海和白令海流出,形成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和千岛寒流,与大西洋和太平洋进行着水量平衡的交换。在流入水量中90.1%来自大西洋,太平洋仅占8.1%,在流出水量中,大西洋占98.27%,太平洋仅占1.35%。北冰洋由于气温低、蒸发弱,周围大陆上有大量河水流入,故海水盐度较小,平均盐度为30-32‰,是四大洋中盐度最低的大洋。西部北欧海区(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稍高,为34.5-35‰,滨海地区为33‰;东部北极海区较低,平均28-32‰,滨海地区海域最低,仅为25‰。

海洋资源

北冰洋虽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气候严寒,还有漫长的极夜,不利于动植物的生长,但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寸草不生,生物绝迹的不毛之地。当然比起其它几大洋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

比较贫乏的。海岛上的植物主要是苔藓和地衣,南部的一些岛屿上有耐寒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动物以生活在海岛、浮冰和冰山上的白熊最著名,被誉为北极的象征,其它还有海象、海豹、雪兔、北极狐、驯鹿和鲸鱼等。由于气温和水温很低,浮游生物少,故鱼类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少,只有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因处在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较多,盛产鲱鱼、鳕鱼,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夏季在西伯利亚沿岸一带鸟类很多,形成独特的“鸟市”。值得注意的是,北冰洋海域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是地球上一个还没有开发的资源宝库,特别是巴伦支海、喀拉海、波弗特海和加拿大北部岛屿以及海峡等地,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估计石油储量超过100亿吨。斯匹次卑尔根的煤储量约80多亿吨,煤层厚、质量优、埋藏浅,苏联和挪威已联合进行开采,年产煤100多万吨;格陵兰的马莫里克山的铁矿,储量20多亿吨,系优质矿。此外,北冰洋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铬铁矿、铜、铅、锌、钼、钒、铀、钍、冰晶石等矿产资源,但大多尚未开采利用。矿物 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沿岸地区及沿海岛屿有煤、铁、磷酸盐、泥炭和有色金属。如伯朝拉河流域、斯瓦尔巴群岛与格陵兰岛上的煤田,科拉半岛上的磷酸盐,阿拉斯加的石油和金矿等。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相当丰富,以靠近陆地为最多,越深入北冰洋则越少。邻近大西洋边缘地区有范围辽阔的渔区,遍布繁茂的藻类(绿藻、褐藻和红藻)。海洋里有白熊、海象、海豹、鲸、鲱、鳕等。苔原中多皮毛贵重的雪兔、北极狐。此外还有驯鹿、极地犬等。

沿岸港口

(逆时针方向,自冰岛开始,加粗为重要港口)

冰岛:伊萨菲厄泽、博尔加内斯、雷克雅未克、凯夫拉维克、塞尔福斯、阿克雷里、瑟伊藻克罗屈尔

挪威:博德、纳尔维克、特罗姆瑟、阿尔塔、瓦德瑟、朗伊尔城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坎达拉克沙、北德文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纳霍德卡、迪克森、佩韦克

美国(阿拉斯加州):巴罗、卡克托维克

加拿大:雷索卢特、北极湾城、伊卡卢伊特、剑桥湾镇

面临危机

据测算,2005年9月21日,北冰洋的海冰面积约为530.95万平方千米,为自有卫星监测以来的最小面积。研究表明,北极地区的温度正大幅上升,温度升高速度为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

北冰洋

日本有关机构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受西伯利亚近海生成的低气压等因素影响,北冰洋海冰面积缩减到自1978年开始实施卫星观测以来的最小值。专家预测说,今后海冰面积还将进一步大幅度缩小,这一状况可能持续到9月中旬。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新公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北冰洋海冰面积从7月就开始持续缩减。进入8月以后,受西伯利亚近海生成并停滞的低气压影响,其他地区的暖空气被输送到北极,加速了海冰面积的缩减进程。8月15日,北冰洋全域的海冰面积缩减至530.7万平方千米,为观测史上的最小值。

专家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北冰洋沿岸刚刚形成的脆弱且易融化的冰越过北纬80度线扩散到北冰洋内部,促使北冰洋海冰面积加速缩减;北冰洋向大西洋放出的海冰增加;导致北冰洋内部的海冰面积缩小。

2012年8月25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宣布,北冰洋海冰面积截至24日已降到421万平方千米,创有观测史以来的最低值。此前的最低纪录是2007年9月的425万平方千米。

宇宙航空研究机构是根据日本水循环变动观测卫星“水滴”号拍摄的图像得出上述结论的。北冰洋海冰每到9月中旬会降至全年最小面积,研究人员曾认为2012年也会在9月刷新最小纪录,但这一日子已大幅提前。不久之后,北冰洋海冰很可能跌破40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

2011年9月,研究人员观测到北冰洋海冰面积创第二小纪录,只有约450万平方千米,不过由于当年冬季非常寒冷,此后海冰面积又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2012年8月以来,北冰洋海冰面积急剧减少,通常这一时期减少速度应该放缓,相当于每天消失10万平方千米。

英国著名海洋专家、剑桥大学教授彼得·维德汉姆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时声称,到2015年夏北极海冰将完全融化,这将对北极熊等生物的天然栖息地造成毁灭性破坏。

维德汉姆教授表示,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快速地萎缩,最短只需要4年时间就可完全消失。尽管每年冬天海冰还将会重新出现,但是在夏季没有海冰的日子里,北极熊等动物将失去天然的捕猎场所,这将严重威胁它们的生存,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的灭绝。

俄罗斯北部、加拿大以及格陵兰岛的冰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反复,已达到最小值,大约400万平方公里。相关机构采用了多种信托网模型对被海冰覆盖区域的萎缩速度进行跟踪监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数据显示,全球海冰萎缩速度还将加剧利得财富,但认为到2030年这些海冰仍然存在。

不过,美国海军研究院专家马斯劳维斯基的推算结果是,北极海冰的消失速度比联合国预测的速度更快。这一理论引起了许多争议,但是维德汉姆认为这种计算更具说服力。维德汉姆表示,“尽管他的模型最极端,但这也是最好的模型。它能够显示冰量的减少速度,这一速度非常快,我们可能很快就看到冰量降到零。2015年,这是我得出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预测结果。”

到了冬季,海冰仍然又会出现。但维德汉姆担心,在夏季无冰期间,人类在北极的船运业务以及石油勘探行为将会大大增加,这将对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冬季时,北极熊会在陆地上冬眠,但到了春季它们就会转移到冰上进行捕猎。维德汉姆表示,“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一严重的问题,就是北极熊生存问题。它们要么被灭绝,要么回到陆地上捕猎。陆地栖息以及杂交繁殖也可能导致北极熊物种的消失。”

美国研究人员说,北冰洋海域今年融冰季节过后,冰块覆盖面积第三次跌至500万平方公里以下。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这一态势,这一海域2030年9月可能彻底“无冰”。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上周在一份年度报告里说,北冰洋海域今年春季和夏季“融冰季节”过后,冰块覆盖面积缩至476万平方公里,是有记录以来第三次跌至500万平方公里以下,而先前两次均发生在过去4年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另一份报告里说,北冰洋海域8月平均冰块覆盖面积为600万平方公里,比1979年至2000年期间平均值减少22%。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统计,北冰洋海域2007年9月冰块覆盖面积为413万平方公里,是1979年以来最低值。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克·塞雷兹15日说,尽管新近统计的冰块覆盖面积不是史上最低值,但冰块消融加快的趋势令人担忧,“我们仍在往下冲,没有任何好转迹象”。塞雷兹说,由于春夏季节冰块融化量增多、而秋冬季节冰块生成量减少,北冰洋海域冰块覆盖面积每10年减少大约11%。“我们认为到2030年左右,如果你9月1日去北冰洋,可能看不到任何冰,而只能看到一片蓝色海洋。”他说。

资源纷争

矿藏、天然气、鱼及夏季航道也会出现在北极海。美国、俄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均在北极海的不少部分声称拥有领土,各国屡就北极控制权发生争议。但没有国家可证明其大陆架伸延到北极,国际法规定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北冰洋勘探小组周四乘小型潜艇,将装有俄罗斯国旗的容器,放到北冰洋底宣示主权。

2007年8月11日加拿大宣称将会在北极兴建两座军事设施,以宣示加国在北极的主权。次日,丹麦派遣一支由科学家组成的探险队前往北极冰层,展开历时1个月的考察任务,以寻找有关丹麦拥有北极地区主权的证据。

环境议题

北冰洋的冰正在渐渐减少,多年来在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有季节性的破洞。北冰洋冰的减少会使地球的反照率下降,可能在全球暖化上有正回授的效应。研究发现北冰洋在2040年时会完全没有浮冰,是人类历史中头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形。

北冰洋温度的提高会造成大量的融冰水进入北冰洋,也许会破坏全球的温盐环流,可能会造成全球气候的严重影响。

若北冰洋浮冰减少及海平面上升到一定程度,在水域上的气旋(例如2012北极大气旋)效应会变大,海水也可能会破坏河岸上的植物(例如马更些河的三角洲),风暴潮也会更强烈。

其他的环境议题和北冰洋的放射性污染有关,例如俄罗斯卡拉海的放射性废料及冷战时在新地岛的核试验等。此外,2012年夏天时壳牌石油计划在楚科奇海和博福特探戡原油,环境组织为了保护附近居民及野生动物,以及北冰洋的溢油事件提出诉讼。

开发事例

672次播放03:30

中远海特船长吴广锋: 穿越“传说中的航道”北极东北航道 为中国开辟冰上丝绸之路|70年70人·经济①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北极考察团在北极点附近成功下潜两艘微型潜艇,并将一面钛金属国旗插在北极点下的海床上,以此来证明俄罗斯对该海域的主权拥有。

俄罗斯杜马副主席、北极考察团团长奇林加罗夫通过无线电设备通知考察船,他驾驶的“和平-1”潜艇在下潜到4261米时成功地抵达海床,他说“整个下潜过程非常平缓,我们周围是

北冰洋

一片模糊的淡黄色的景色,我们没有在海床上发现有生命物质存在。”

俄潜艇下潜后,潜水员将一面1米高的钛金属国旗插在北极点下的海床上,并将一个载有信息的胶囊状容器放置在海床上,向后代证明俄罗斯探测和开发北极的能力。此外潜水员还在海床上采集了一些土壤样本和海底环境样本,并将海底环境摄制成录像带。

据悉,这些材料将被带回俄国内做进一步研究,俄科学家希望这些材料能够证明北极点下的海床和俄罗斯海洋架是连在一起的。对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此次俄罗斯潜艇选择在北极点下潜不仅要展示俄罗斯开发和探测北极的能力,还要证明北极附近海域就是俄罗斯的领土范围。”

潜艇返回比下潜更困难

此次任务的最大挑战还是潜艇的返回过程,俄圣彼得堡一位北极考察专家说“潜艇所携带的氧气供应有限,如果在返回过程中潜艇被冰层卡住,或无法找到他们下潜的通道就会遇到危险。”据悉,潜艇将在海底停留大约1个小时,然后迅速返回。

俄科考队行踪受美间谍飞机密切监视

2日,俄罗斯潜水员成功在北极点下潜并在海底插上一面钛金属国旗后,美国海岸警卫队表示,6日美国将派遣一艘考察船前往北冰洋执行任务。

据悉,美国现有4艘极地科考船,此次将被派遣的是“Healy”号科考船,美国官员表示,北冰洋上出现了新的航道,科研机构也在这里发现了丰富的资源,因此“美国必须更加积极地探索北极,以保护我们在这里的利益。”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科考队的行踪受到一架美国间谍飞机的密切监视。

下潜全过程

1日,俄北极考察团抵达北极点后就开始为潜艇下潜做准备,工作人员连夜在北极点附近挖出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下潜通道。

2日,俄罗斯潜艇并没有按照计划时间下潜,而是比原时间推迟了一个半小时左右。

2日中午12点08分(北京时间16点08分),俄考察团团长奇林加罗夫亲自挂帅,“和平-1”开始下潜。在“和平-1”潜艇下潜到300米深时,“和平-2”开始下潜。

下午4点08分,“和平-1”潜艇在下潜到4261米时触底。27分钟后,“和平-2”潜艇在下潜到4302米时触底。

北冰洋拥有联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线。随着北极圈海域冰川不断融化,新的海洋航道逐渐拓宽,也使得进行大规模能源开发成为可能。据统计,北极地区的石油储量超过1亿吨,未探明天然气储量占全球储量的1/3。北冰洋沿岸国家频频动作。丹麦公布了其北极战略,宣布将在2014年12月之前向联合国提交延伸大陆架200海里申请。23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再次前往北极地区进行视察,主要目的就是要向国际社会显示其维护主权的决心。

“北极熊”军演正在进行

由于20日加拿大一架民航包机在北极地区的雷索卢特湾坠毁,哈珀缩短了访问行程。他在行前表示,加北部地区“是国家身份的根本部分,是政府议程的基石”。加拿大政府将把重点放在那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开发上,如港口建设、导航设施以及海空难救援设施的配备等。加政府已决定投资1.5亿加元(1加元约合1.02美元)建设一条从内陆通往北冰洋海岸的道路。

与此同时,名为“北极熊”的军事演习正在加北极地区举行,共有1100人参与,为历次之最。加空军则不仅出动运输机、侦察机和CF-18大黄蜂战斗机,而且首次在北极地区亮出了无人机。加国防部长麦凯表示,“北极熊”行动有两大目的,一是展示加拿大政府对北极地区的主权,二是表现相关合作意愿。

爱德华王子岛大学政治学教授麦肯南表示,除了在汉斯岛与丹麦存在争端外,并没有其他国家与加拿大争夺该地区的主权。而汉斯岛与丹麦的争议,也是可以通过外交渠道得到解决的,因此在那里举行军演不过是做给国内看的政治秀。

领土要求

在北极归属问题上,俄罗斯“下手”最早。2008年8月,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通过了俄2020年前关于北极的国家政策。俄安全会议成员聚首西伯利亚西部靠近北冰洋的涅涅茨自治区,就北极问题召开专门会议。

俄罗斯看重北极主要有两个考量。一是如总统梅德韦杰夫所指出的,北极是俄罗斯在21世纪关键的战略资源基地。二是随着北冰洋洋面的解冻,一条新的海上运输线路将随之形成。据预测,2012年通过这条航线的货运量可能会超过500万吨,今后若干年这一货运量还有望增长10倍。通过北方海上航线运输货物比通过苏伊士运河要节省2440海里路程和10天运输时间,每艘船平均可节省大约800吨燃料。

俄还计划在2015年前加强公路建设,使从圣彼得堡经彼得罗扎沃茨克、摩尔曼斯克、佩琴加直至与挪威交界处的公路符合国际标准,最终同欧洲的公路网连成一体。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俄罗斯“费奥多罗夫院士”号科考船已完成北极海底绘图,证实“西伯利亚大陆架与北极海底山脊相连”。俄罗斯有望在数月内向联合国递交报告,宣称北极有超过98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属俄罗斯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对本报记者表示,两年前,俄罗斯曾试图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是西伯利亚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但未获联合国批准,而这一次获联合国批准的可能性也很小。一方面,对俄罗斯提交的北极海底地图的准确性尚存疑问;另一方面,尽管联合国尚未出台类似于《南极公约》的法律规定,但很多成员国已达成共识:北极与南极一样,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支持任何国家或利益集团对其进行划分和占有。

打出“海上航行自由”牌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两艘核动力潜艇“康涅狄格”号与“新罕布什尔”号在北冰洋完成了冰上演练,美国军方称此次演练的目的是提高海军在北极地区的行动和作战能力。

美国一直关注其北极利益,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中称美国是“在北极地区有着广泛和重要利益的北极国家”。美国军方声称,通过导弹防御和预警、战略威慑、海空部署等确保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而海上航行自由是优先考虑的问题。美国国防部称,当前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能够满足到2030年的防务需求。

在北极相关问题上,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既有战略合作,也有战略争夺。美国国防部称,美加两国国防部将“以互补方式”来确保在北极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加拿大坚称对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道拥有主权,有关国家使用该航道时必须征求其同意;美国则认为这是一片潜在的开放水域,其军舰自动拥有通行权。

大北极不应有“小圈子”

最新一期俄罗斯《国际生活》杂志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围绕北极的冷战》的文章。文章透露,北冰洋沿岸一些国家打算在尽可能小的圈子里瓜分北极,而不希望付诸大范围的讨论。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挪威、丹麦、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希望通过“内部协商,外部排他”来处理北极领土和权益问题,并进行北极治理。北极理事会第七届外长会议公布的《努克宣言》公开声称,只有承认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对北极的主权和管辖权,其他国家才能成为该理事会的观察员。

同时,有关国家就通过合作管理北极地区也取得一些进展。与会国家外长签署了北极理事会成立15年以来首个正式协议《北极搜救协定》,协定就各成员国承担的北极地区搜救区域和责任进行了规划。

北冰洋美景

美国国会研究人员撰写的一份关于“北极地区变化”的报告称,到21世纪30年代末,北极将出现无冰之夏,各国对于资源及航道等的争夺将更趋激烈。瑞典国防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认为,北极地区的未来将呈现一些国家各自宣誓主权,国际社会则努力实现多边合作的特征。整个北极地区是一片浮洋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总面积为21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1/25。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除了北极熊和因纽特人,北极也许仅仅只是一幅冰天雪地的混沌画面。然而,随着北极冰川的快速消融,原本一度被人所遗忘的北极地区又开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更重要的是,北极冰盖的最终消融,将产生新航线,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航线海盗猖獗,安全系数低,而且拥塞现象严重,航运成本十分高;北极航线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与苏伊士运河相比,其通行船舶也不受吨位限制。

世界纪录

驾驶帆船界的“航空母舰”——“中国·青岛”号,与来自俄罗斯、法国、英国、挪威的顶尖运动员组成“豪华战队”,连续15天不间断、无补给航行,途径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最终抵达普罗文杰尼亚……昨日下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青岛”号帆船航行暨北冰洋创纪录航行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据悉,今年9月份,“青岛骄傲”郭川将携“豪华战队”开展北冰洋创纪录航行,有望创造北冰洋东北航线多人不间断航行的世界纪录。

8月底、9月初,郭川和他的“豪华战队”将驾驶“中国·青岛”号,从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出发,经过15天左右的航行,到达俄罗斯的普罗文杰尼亚完成纪录航行,之后继续航行回青岛。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洋: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北冰洋面积为1555.8万公里,是五大洋中最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关推荐

  • 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是以南阳市为中心、南阳周围为主体的盆地、范围包括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西北部,面积36635平方公里。南阳盆地群山拱卫,安居中国腹心地带,北为伏牛山,东为桐柏山,西依秦岭,南部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东南方通

    时间:2023-12-22
  •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经核实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法国的珍妮·卡尔芒(Jeanne Calment),她一共活了122岁又164天。这位长寿老人出生于1875年2月21日,去世时间为1997年8月4日。截止2022年11月份还活着的最长寿的人也是一名法国人,名叫露西

    时间:2024-01-12
  • 番禺广场站

    番禺广场站

    地铁番禺广场站(Panyu Square Station)是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17号线、广州地铁18号线和广州地铁22号线的换乘站,目前是广州地铁3号线的南起讫站,车站位于番禺区清河东路与番禺大道路口的交汇处,是广州地铁三号线二期中

    时间:2023-12-26
  • 南海

    南海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

    时间:2024-01-27
  • 京沈高速公路

    京沈高速公路

    京沈高速公路简称京沈高速,是京哈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代号:G1)的一部分,是连接北京和沈阳的高速公路,是中国东北地区与首都北京连接的重要高速公路,全长658.7公里,于1996年9月开始分段施工,1999年9月全线通车。双向6车道,起自

    时间:2024-01-08
  • 雷霆战将

    雷霆战将

    《雷霆战将》是由金沙执导,张云龙、高伟光、赖雨濛、王瑞子领衔主演的年代战争剧。该剧讲述了王云山和战友们与敌军血战,成功阻挡敌人的增援,最后在淮海战场策反郭勋魁,并在郭勋魁的帮助下带兵解放四川的故事。2020年11月

    时间:2024-01-09
  • 积石山

    积石山

    积石山,系祁连山延伸部分。因历史上有两个积石山,为区分,人们常称此山为“小积石山”。是甘肃省临夏州境西界中南段南起土门关、北至黄河边一系列山峰及其东侧山峰的总称。全长50公里,总面积320平方公里。是黄河支流清水

    时间:2024-01-03
  • 凤囚凰

    凤囚凰

    《凤囚凰》是由北京华夏视听环球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李慧珠执导,关晓彤、宋威龙、张逸杰、白鹿等主演,张馨予、杨明娜特别出演的古装权谋剧。于2018年1月14日在湖南卫视钻石独播剧场首

    时间:2024-01-24
  •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

    时间:2024-01-31
  • 西游伏妖篇

    西游伏妖篇

    《西游·伏妖篇》是由浙江横店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魔幻喜剧片,由周星驰监制,徐克执导,姚晨、林允领衔主演。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后继故事,唐三藏在上集感化了杀死段小姐的齐天大圣,并收其为徒后,带

    时间:2024-01-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