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简介
信江,水名,江西省境内较大河流之一,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又名上饶江,古名余水,唐代以流经信州(今江西上饶)而名信河,清代称信江。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丰溪,在上饶汇合后始称信江。干流自东向西流向,流经上饶、铅山、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余干等县市,在余干县境分为两支注入鄱阳湖,沿途汇纳了石溪水、铅山水、陈坊水、葛溪、罗塘河、白塔河等主要支流。全长313公里,流域面积17600平方公里。信江以上饶和鹰潭为界,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上游沿岸一带以中低山为主,地形起伏较大。中游为信江盆地,其边缘地势由北、东、南三面渐次向中间降低,并向西倾斜。下游为鄱阳湖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信江流域已建成各种灌溉设施共约5.5万座,控制水量23亿立方米,信江盆地中心的铅山、上饶一带农业富饶,有“赣东北粮仓”之称。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重要矿产有铜、铅、锌、蛇纹石、钨、铀、金、银、稀有金属和稀土等。信江流域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位于信江上游的三清山和支流白塔河中、下游的龙虎山均为道教圣地。
信江资料
地理位置: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
中文名:信江
流域面积:17600平方公里
发源地:玉山水、丰溪水
长度:313公里
流向特征
信江
正源金沙溪发源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北部怀玉山平家源,南流经金沙、冰溪镇,转西南经十里山、灵溪至上饶市南郊,与源出仙霞岭西麓的丰溪汇合后称信江。干流西流经铅山、弋阳、贵溪,至鹰潭市转西北,过锦江镇至余干县新渡万家分为东、西两支。西支为干流,称西大河,西流至龙津又分为三,其一北流经三塘、神埠至瑞洪镇注入鄱阳湖。
其二西南流至枫港,一向西北经木樨湾至瑞洪镇注入鄱阳湖,另一西流经艾家、茶盘洲至瑞洪镇注入鄱阳湖。东支称东大河,为入鄱阳湖航道,东北流至井头周家分成二股:左股名互惠河,北流经石口注入鄱阳湖;右股经马背嘴至乐安村,与乐安河汇合后经鄱阳镇、龙口注入鄱阳湖。
主要支流
信江主流自东流向西,支流众多,呈南北流向,集水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8条,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2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以白塔河为最大,其次为丰溪河。
• 玉琊溪
信江上游支流。源出玉山县西部玉琊峰南麓,东流经港口淤、峡口至十里山与金沙溪(冰溪)汇合。长62.5公里,流域面积461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平均坡降3.62‰。不通航。
• 饶北河
又名灵溪。信江上游支流。因位于上饶县北部,故名。发源于横峰县爬栏岗北麓,东流入上饶县,经大济、九牛、临江湖,至坊头转南,过煌固至灵溪北岸入信江。长73公里,流域面积6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28亿立方米。不通航。
• 丰溪
丰溪
信江上游最大支流。古名乾封溪。原名永丰溪。因流域大部属永丰(今广丰)县,故名。后改今名。发源于福建省浦城县北部仙霞岭洋碧山南麓,西南流经棠岭,转北至塭坑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境,西北流经靖安、桐畈、杉溪、永丰镇、洋口镇,至上饶市南郊汪家园入信江。长117公里(江西省境内长83公里),流域面积2248平方公里(江西省境内1933平方公里)。以棠岭、杉溪分上、中、下游。上游属山区,谷深河窄,河宽不足60米,平均坡降3.04‰)中游经丘陵盆地,多沙洲和江心洲,河宽60-100米,平均坡降0.65‰。下游河谷宽阔,河宽80-160米,平均坡降0.21%。多年平均径流量21.6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十都港、十五都港、丁溪、铜山港等。水能理论蕴藏量8.5万千瓦,已开发水电站27座,总装机容量2.57万千瓦。因筑坝引水,已不通航。
• 十都港
丰溪支流。发源于赣浙闽三省之交的白塔尖西麓,西北流经广丰区十都、十一都,至五都镇溪滩入丰溪。长29.5公里,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92亿立方米。不通航。
• 十五都港
一名铜钹水。丰溪最大支流。因流经十五都,故名。发源于福建省浦城县西北高徐尖北麓,北流至太平关入广丰县,经七星水库、岭底、军潭水库,至溪东人丰溪。长61公里(江西省境内长47.3公里),流域面积376平方公里(江西省境内29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94亿立方米。平均坡降3.46‰。不通航。
• 铜山港
又名枧溪、古良溪。丰溪支流。因流经古铜塘(山)得名。发源于上饶县东南火烧坪北麓,北流经白塔、花厅、枧底,至洲头入丰溪。长62公里,流域面积270平方公里。河宽约4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7亿立方米。平均坡降1.71‰。有铁家畈水、河沿水等支流。不通航。
• 丁溪
又名铁山水。丰溪支流。发源于上饶县南部金竹坑,北流经橙树坪、应家口,至港口入丰溪。长50公里,流域面积245平方公里。河宽约80米。平均坡降1.74‰。不通航。
• 槠溪
又名罗桥河。信江支流。因岸畔多槠树得名。发源于上饶县北部灵山南麓水晶岭、中台峰之间,南流经铜坝、清水塘、罗桥,至旭日镇东侧入信江。长39公里,流域面积17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9亿立方米。平均坡降1.21%。不通航。
• 卢溪
又名石溪。信江支流。正源船坑水发源于上饶县南部营盘岗、黄龙岩北麓,北流经船坑、甘溪,至樟潭纳源出五府岗北麓的禹溪水后,西流经徐潭、上泸,转北经昆山至青洲入信江。长70公里,流域面积570平方公里。平均坡降2.7‰。支流有竹坑水、畈心水等。不通航。
• 铅山河
信江
古称桐源水、桐木水。信江支流。位于铅山县东南部。流域面 积占铅山县总面积的56%,故名。发源于铅山县南部桐木岭北麓,北流经车盘、石塘、永平镇,至河口镇东侧入信江。全长82公里,流域面积1225平方公里。河宽20-130米。平均坡降2.11‰。有杨村河、紫溪河、下渠水等支流。永平镇以下可通20吨以下小木船。
• 陈坊河
信江支流。因流经陈坊得名。发源于铅山县西南云霁关北侧,北流经太源、陈坊、湖坊、汪二,至弋阳县黄沙港汇入信江。长57公里,流域面积655平方公里。河宽10-60米。支流有双港河等。双港—黄沙港河段通20吨以下木船。
• 双港
陈坊河支流。发源于江西省贵溪市东南柴古山南麓,西北流经西窑、东塘、方团水库,转东北流经周潭,至双港入陈坊河。长54公里,流域面积226平方公里。平均坡降8.57‰。不通航。
• 姚源水
曾名港边河。信江支流。发源于上饶县西部姚公岭,西南流经姚源水库、港边、莲荷、义门,至排底汇入信江。长37公里,流域面200平方公里。最大河宽60米。不通航。
• 岑港河
信江支流。因流经岑山而得名。发源于上饶县西北部灵山南麓的大湾,西南流经茗洋关水库、湖村、霞坊、岑阳镇,至琬港入信江。长52公里,流域面积358平方公里。不通航。
• 葛溪
信江支流。因源头葛源得名。发源于横峰县北部葛源东北牛场(村),西南流经清湖、霞阳、葛溪畈、花亭,至弋江镇西侧汇入信江。长68.4公里,流域面积481平方公里。河宽30-70米。平均坡降8.35‰。不通航。
• 栗源河
又名濛河。信江支流。以源头多栗树得名。发源于弋阳县西北部三县岭东南蛇山南麓,南流经芳家墩、中畈、湾里,至香店里汇入信江。长44公里,流域面积241平方公里。河宽20-40米。多年平均流量8.24立方米/秒。平均坡降3.4‰。不通航。
• 港口河
信江支流。发源于弋阳县南部大源岭北麓,西南流经上坊、港口、堑上,转西北经下古塘至流口汇入信江。长35公里,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河宽10-25米。平均坡降11.8‰。不通航。
• 万年新河
曾名南溪水、竹屯河。信江支流。发源于余江县东北部高公寨南麓,西南流经画桥,转西北至马塘入万年县境,经柴源挡、青云镇、齐家埠,至珠湖山汇入信江东支。长82公里,流域面积598平方公里。河宽40-120米。多。年平均经流量4.46亿立方米。平均坡降0.6‰。齐家埠至珠湖山河段汛期通50吨以下船只。
• 互惠河
曾名西津水。信江支流。在余干县东北部。1950年截信江东支河段,使它具有蓄洪、排涝功能,故名。南起井头周家,北抵石口入鄱阳湖。长54公里,宽90-120米,流域面积168平方公里。不通航。
• 九龙河
信江支流。由多溪流汇合而成,故名。源出余干县南部李梅岭东麓,西北流经社赓、九龙埠,至号嘴刘家汇入信江西支。长39公里,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河宽20-80米。平均坡降5.7‰。九龙埠以下汛期通小木船。8-12月枯水期几乎断流。
水文特征
泥沙
信江
信江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61.1万t,占江西省年输沙量(2126.0万t)的12.28%,占入湖(鄱阳湖)沙量的14.34%,输沙模数168kg·km 。2001年以前的单位面积输沙量在江西省五河中最大,且2006年单位面积的输沙量增加明显。
信江流域自上而下悬移质含沙量逐渐减少,上中游悬移质含沙量明显大于下游。以信江上游玉山水上饶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0.197kg/m 为最大,其次是信江中游弋阳站0.189kg/m ,信江下游梅港站悬移质含沙量0.120kg/m 为最小。
信江流域上下游年输沙量年际极值比在5.06-12.8之间,年输沙量最大值均发生在1973年。而年输沙量最小值信江上游发生在2002年,中下游发生在2004年。年平均输沙量Cv值在0.47-0.59之间。信江流域仅梅港站有泥沙颗粒测验项目。梅港站多年平均粒径为0.045mm,最大多年平均粒径为0.057mm。
注:图册资料来源
径流
信江径流量全年分布很不均衡,季节性变化比较大,最大月径流量是最小月径流量的近11倍。多年平均入(鄱阳)湖水量为178.2亿m ,占入湖总水量的14.59%。多年平均年径流深1150mm。
根据1952一1979年的测验资料,枯水年年平均流量约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2左右,丰水年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59~1.71倍。
水位
信江干流水系各站点的常年月平均水位比较稳定,同一水系的多年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多年最高水位出现在6月。常年最低水位出现的日期比较分散,从第1年的10月、12月到第2年的1月都有存在。洪水汛期一般是4-9月,约70%的洪水发生在主汛期4-6月。
流域现状
地形气候
信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春雨多、夏炎热、秋干旱、冬雪少的特点。实测极端最高气温达43.3℃,极端最低气温为-14.3℃,多年平均最高气温≧35℃,计25~43天,多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计18一3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1900mm,年降水量最高可达2978mm(资溪县),但降水受地形影响较大。怀玉山区玉山县和德兴市交界一带降水量在1800mm以上;武夷山区江西省和福建省交界一带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怀玉山区和武夷山区是江西省降水高值区。暴雨多、范围广、强度大,极易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暴雨主要由锋面和低涡切变线以及台风的影响而形成,信江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050mm。
从地势来看,东、南、北三面高,西北低,几乎成马蹄状。从地形特征来看,基本上是不整齐的长方形,东西直线长196km,南北宽86km,最大宽度120km,最小宽度40km,流域形状系数0.147。南北边缘均为山区,南边高程在800-1300m之间,北部高程在300-800m之间,下游为湖滨平原区,高程仅在16-22m之间,介于之间的干支流中游区为丘陵平原相间地带。流域内河源段属深山区,紫湖至玉山段属浅山区,玉山至上饶、贵溪、余江段属丘陵区,余江至分流口属平原区。
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流域面积60%,其中山地占44%,低丘岗地和平原占40%(其中平原仅占2.4%)。流域内多是由砂岩风化而成的红壤、棕壤、灰棕壤、紫色沙壤土及冲积土,植被条件较差。
• 信江盆地
信江盆地处于赣东北武夷山脉和怀玉山脉之间近东西向狭长的谷地内,西起抚州东乡,东至上饶广丰,面积3148km ,东西长180km、南北宽10~40km。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接合部,中生代以来经历了由裂陷盆地到断陷盆地的演化历程,沉积了一套“下灰上红”的陆相碎屑岩系。白垩纪之后经历了喜山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的作用,盆地内红层分布区形成了大量的丹霞地貌。信江示意图
人口经济
2005年信江流域有人口460.48万人,占江西省人口总数的10.68%。其中,农业人口为362.88万人,占流域人口总数的78.81%,占江西省农业人口总数的11.42%。耕地面积为16.3030万hm ,占江西省耕地总面积(209.8076万hm )的7.77%,其中水田面积为15.0491万hm ,占流域耕地面积的92.32%。全年全流域粮食总产量达148.0256万吨,占江西省粮食总产量的7.98%,其中稻谷总产量为138.9416万吨,占流域粮食总产量的93.86%。2005年信江流域生产总值达368.6189亿元(按当年价格)。占江西省当年生产总值的9.09%。
航运工程
信江航运工程是以航道渠化和疏浚整治为主体的综合性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它包括三个梯级四座枢纽:即第一个梯级界牌枢纽;第二个梯级八字咀,由西大河的貂皮岭枢纽和东大河的虎山咀枢纽组成;第三个梯级双港枢纽。渠化自贵溪流口至波阳双港165km天然航道,形成三级航道。其中双港梯级可四水至乐安河的鸣山和昌江的凰岗,同时形成鸣山至乐安村48km三级航道和凰岗至姚公渡49km五级航道。以疏浚整治等工程手段治理自双港至湖口148.6km的湖区航道,逐步形成三级航道。建设贵溪港、万年港、鹰潭港。改扩建波阳船厂、湖口船厂使之具备承接千吨驳、五百吨驳和600kw推轮的修理能力。建立船岸以及各枢纽、港、厂之间通信联系,为信江航运管理、水库运行、调度服务。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流域内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5.91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可建500千瓦以上电站)45.82万千瓦,年发电量16.87亿度。支流峡谷多,落差大,水能开发利用条件较好。
水生资源
信江有丰富的水生资源,已查明鱼类有112种,分属于11目22科。在这些鱼类中,鲤科鱼类88种,占主导地位。虾类2科7种,蟹类2科4种,蚌类3科17属51种,螺类6科16属27种,蛙科动物25种。信江河流的水生植物共52种,分属于25科33属,浮游动物中原生动物33种,轮虫类33种,枝角类39种,挠足类19种。信江河中除常见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鳡、鳤、鲴鱼等之外,较为有名的名贵经济鱼类有:刺鲃、花鱼骨等。但由于受到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信江野生鱼类数量逐年减少,有些品种濒临灭绝。
特产资源
信江特色资源——信江石
信江盛产信江石,其主要品种有信江蜡石,信江木化石,信 江米粒石,信江玛瑙等等。信江腊石质地坚硬,硬度一般在摩尔6.0度一7.5度之间,有黄色、黄红色、黄白色、黄褐色等。信江腊石的主要矿物质成份为二氧化硅,因产地不同含其他矿物质含量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黄腊石(含锰成分),褐腊石和黑腊石(含铁成分),红腊石(含氧化铁成分),彩腊石(含多种矿物成分),白腊石(未经矿物质渗蚀,只因长期受水的渗浸而产生蒙蒙的白膜)等。
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森林破坏。信江流域森林破坏的主要形式包括乱砍滥伐;重采轻育,采育失调,采育失衡;矿山开发,森林被毁;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如毁林种果、陡坡垦殖、开山造田;工业建设,如修铁路、造公路、建工厂、搞工业园区;炼山造林;森林火灾等等。2008年,信江流域林地面积只有82.3万hm ,占江西省有林地面积的9.4%;活立木蓄积量2816万m ,占江西省活立木蓄积量的8.0%;森林覆盖率仅为56.0%,不仅低于江西省平均值60.05%,也低于“五大河流”中的赣江流域(63.0%)、修河流域(62.2%)和饶河流域(61.6%),只比抚河流域森林覆盖率(52.8%)高。
山体破坏。由于开山修路、挖山采矿、采石、采砂以及切坡建房,信江流域许多山体已遭受严重破坏,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破坏了山地风景景观,更严重的是由此引发多种地质灾害,如采矿区崩塌、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滑坡、泥石流等。
耕地破坏。耕地破坏源于下列原因:一是工业建设破坏耕地,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导致大量圈地运动,致使大片良田丧失;二是农业发展破坏耕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家各户分别经营耕地,导致耕地小块化、破碎化,耕地实际使用面积减少、质量下降;三是自然灾害损坏耕地,江西省20世纪80-90年代,每年因灾废弃耕地1292hm ,其中1992年一年废弃耕地1547hm 。2005年江西江西省因灾毁坏耕地面积高达9.7万hm 。其中,10%左右发生在信江流域各地。
水土流失
1996年信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4356.06km2,占江西省当年水土流失总面积(35224.09km )的12.37%。由于大力推广水土保持措施,并积极进行水土流失治理,近几年来信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至2000年该流域仍有水土流失面积4117.89km (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138.98km ,中度流失面积1325.48km2,强度流失面积1303.89km ,极强度流失面积287.39km ,剧烈流失面积62.15km2),比1996年减少5.47%,仍占当年江西省水土流失总面积(33472.19km )的12.30%,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24.74%,这一比例在江西省及五大河流中均居第一。多年的水土流失,已造成信江西支最大淤高达2.5m,严重影响了河道的蓄洪、行洪能力,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首先,大气污染程度如何,往往集中表现为降水pH值的高低和酸雨频率的大小。据对江西省气象局13年(1991~2003年)的资料分析,信江流域降雨的pH值平均为4.7925,比江西省降雨的平均pH值4.9431低0.1506个单位,表明信江流域的酸雨强度超过了江西省平均水平。
土壤污染。信江流域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大致包括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等。而且污染源多、危害重。
水质污染。据取样分析,1998年信江水质达标率只有46.2%,1999年仍只有46.2%,2000年提高,也只有76.9%,2001年达到84.6%。
相关合集
长江中游鄱阳湖水系
共5个词条408阅读
赣江
长江的第七大支流
抚河
江西省第三大河流
信江
江西省境内较大河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