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裂山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境内,其地理位置临近淮峰村,作为淮安市海拔最高的山峰,裂山的平均海拔在194.1米左右。裂山地区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山坡之上草木葱茏,松柏树木点缀其间,即使是山泉水都可以直接饮用。淮峰村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享受着大自然的厚重恩赐。
在裂山山脚之下,村民们经常来此采山货,有时还要挖掘一些野生植物的根系作储备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有村民在挖掘植物根系时,偶然发现地下有一块厚重的石板。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他们都知道,山石不可能如此平整,石板之下一定藏着秘密。经过了一番努力之后,大石板终于被这位村民掀开,而眼前的景象当时把他吓傻了,石板之下只是一个深黑的洞口,似乎有些深不见底。村民见此情景,赶忙丢下挖掘工具,随即报告给了当地的村长。
古代究竟有没有玻璃呢?答案是有的,中国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当时的玻璃器非常少,并且都是意外合成的,故此大多数都会被当作配饰使用。眼前的这颗“玻璃球”是否真的是玻璃?专家们通过仔细勘验,发现其果然不是“玻璃球”,而是一种产自于外域的琉璃珠。
专家们思来想去,也没有弄清这颗神秘的琉璃珠究竟是何用途。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询问工作人员这颗珠子当初被发现的位置,工作人员的回答很有方向性,声称这颗珠子是在墓主人头部位置找到的,可是墓主人的颅骨已经彻底腐朽,具体位置难以确定。
考古专家们仔细思索了一番,认为墓主人既然是一位从戎的武将,身上不可能佩戴珍珠首饰一类的东西,更何况征战沙场是极为血腥之事,头上除了头盔之外,其他附属物品完全是累赘,这位“千总大人”作为长官,更是应该深通此理。
此时有专家提出,琉璃珠看似很眼熟,像极了头部眼眶内的眼球。众人听闻此语也细细打量了一番,果不其然,琉璃珠的黑白相间确实与眼球无异。
有鉴于此,考古专家们通过反复研究,还原了琉璃珠与“千总大人”的故事。“千总”是一位能征惯战之人,从一名兵卒开始,他便英勇杀敌,一步步升迁至“千总”可是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左眼受伤,眼球部位受到了不可逆的伤害,故此彻底盲了一只眼睛。
为了能够弥补眼部的缺陷,“千总”遍访名医,最终获得了一只义眼填补在眼眶内,这只义眼正是琉璃珠,它陪伴了“千总”一生,直至主人死后一同被埋入棺材中。
在医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身体整形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医学技术,然而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们也同样掌握了不少整容的方法。比如晋朝江陵县公魏咏之,出生时就患有唇腭裂,直至18岁时仍然未能治愈。在荆州刺史帐下做官时,他偶得名医治疗,做了割肉补缺的手术方才痊愈。
唐宪宗元和15年,有一位进士在一次战斗中损伤了一只眼睛,致使面部残缺难看。唐宪宗为此特意御赐其一只义眼,这只义眼的材质为木头,只要以黑墨涂于其上就可以以假乱真。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疗伤方面,古人虽然显得有些落后,但是在某些原理上,现代科学依然难以将其破解。小编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古代的谜题,终究会被一个个揭开,继而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