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勇原标题:“小兵张嘎”的原型“瞪眼虎”“瞪眼虎”不是山中猛虎,而是一个人的乳名。
这人本名韩志诚,生于1928年6月,河北省赵县大马村人。他出生的时候,父亲看他长得一双大眼睛,虎头虎脑,就给他起了个乳名“瞪眼虎”有时,人的乳名叫响了,甚至会把本名盖了,“瞪眼虎”就是被人把本名叫丢了的人。
“瞪眼虎”十三四岁时,就当上了小侦察员,而且屡建奇功,在邻近几个县声名远扬,是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被作家徐光耀写进了小说《平原烈火》,接着又成为了《小兵张嘎》中嘎子的原型。
“瞪眼虎”聪颖智慧、顽皮可爱。在《平原烈火》中,他是这样出场的———小孩是个瘦瘦的个儿,约摸一张桌子高,一个圆脑袋,两只眼特别叫人注意,大杏儿似的,圆鼓鼓凸出来老高。钱万里把他的头转了一下,从侧面看,嘴唇向里卷着些,显得又狠霸又调皮。底下一个鼓绷绷的大肚皮子,把裤子顶起老高来。钱万里伸手在大肚子上弹了几下,小孩捂着肚子眯起眼睛说:“不用敲,糠瓤的。”钱万里越看越爱,蹲在他跟前仔细盘问起来:“你叫什么?”小孩答说:“小老虎儿。”“多大了?”“十三啦。”一个战士说:“听这名字,瞧这模样,一准是个小嘎子。”徐光耀笔下这个机灵活泼的小乞丐便是“瞪眼虎”韩志诚,1958年写《小兵张嘎》的时候,他还曾以个人名义给赵县武装部去过一封信,询问“瞪眼虎”的情况,但没有回音。
“瞪眼虎”的父亲早年因吸食大烟去世,把家也败尽了,母亲一个人拉扯三个儿子,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八路军的队伍从村里过,母亲把大哥韩志勤送到队伍上后,便一手拉着10岁的韩志诚,一手拉着弟弟靠逃荒要饭为生。
1942年秋天,娘仨讨饭来到与大马村相邻的前大章村,这个村是八路军根据地,冀中六分区第44地区队就在这一带活动。这天,政委康万聚正和赵县县大队领导研究反“清剿”,“瞪眼虎”冒冒失失就闯了进来。他看见身穿紫花布衣裤、腰挎盒子炮的政委便缠住要吃要喝、要当八路。康万聚看这孩子长得机灵,觉得他如果搞起侦查来会起到成年人起不到的特殊作用,便想留他参军。县大队的领导也觉得“瞪眼虎”是块侦查员的料儿,两家争抢着要,康万聚忍痛割爱成全了县大队,从此,县大队多了一位小侦察员。
1942年,日寇开始了疯狂的“五一大扫荡”,冀中地区很快被蚕食为敌占区,留下来的地方武装被迫分散行动,换上老百姓常穿的对襟小褂和直筒裤子,白天在村里蹲蛤蟆坑或钻地道隐蔽,晚上才能出来活动。为提防敌人突然袭击,县大队日夜派侦察员到村外或路口设暗哨,监视敌人活动。
一次,县大队派“瞪眼虎”和另外两个小侦察员去大吕村送信。走到半路上,身后传来阵阵自行车的声响,和“瞪眼虎”一起的小侦查员喊道:“干什么的?”“你们是干什么的?”那人接腔。“我们是送信的。”小侦查员失口道。话音未落,骑自行车的就到了他们跟前,是个伪军!那人拉了一把枪栓,黑洞洞的枪口逼住了他们:“给谁送信,是小八路吧?跟我走!”伪军觉得是几个孩子,掉以轻心了,也没有搜身。他肩背枪、手推车押着三个小侦查员往炮楼方向走。“瞪眼虎”假装提鞋,落在后面,掏出了藏在身上的,“啪”地一枪结果了伪军的性命。三个小家伙,七手八脚摘下,推起倒地的自行车,一溜烟返回了营地。
后来,“瞪眼虎”出了名,不少伪军和汉奸都认识他。一天,他刚进入一个村子里执行任务,被几个出来催粮的伪军认出来。“小八路,你跑不了了!抓住他!”“瞪眼虎”见势不妙撒腿就跑,伪军们连喊带叫地追赶他,双方在村子里开始“捉迷藏”当“瞪眼虎”跑到一家门前时,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妇女,那妇女双手托着男婴的胳肢窝,让小孩在一个柳编圆笸箩里跳着玩儿,就说:“大婶,汉奸追我,快把我藏到笸箩下吧。”妇女慌忙用笸箩扣住他,仍让婴儿在上边玩耍。伪军追过来,问道:“看见有人跑过去了吗?”“朝那边跑了!”妇女随便指了个方向,“瞪眼虎”这才躲过一劫。
在县大队,“瞪眼虎”还多次参加了锄奸、破路、打埋伏、端炮楼等战斗。当年,县大队在南庄村活动时,村里有座鬼子炮楼。县大队打算摸进炮楼,搞一部分枪支弹药。侦查任务落到“瞪眼虎”头上,他连续几天到炮楼附近装作玩耍,摸清了鬼子和伪军的大致人数、各自营房分布。行动当日,由于刚下了场大雪,人一迈步,脚下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为了不惊动敌人,“瞪眼虎”建议大家脱掉鞋子,悄无声息地向炮楼靠近。兵除掉了正在打盹的岗哨后,队伍直扑前院的伪军营房,不费一枪一弹,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所有枪支“借”走。县大队撤出时,伪军还在酣睡中。
1945年8月13日,冀中军区地方武装在赵县大东平村组建冀中七十一团,“瞪眼虎”编入第三营,任排长。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解放石家庄等无数次大小战役。
1999年,“瞪眼虎”去世,享年71岁,他一生都没有向组织上表白过自己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