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10大元帅排名【十大开国元帅中,徐帅只排第八位,为何却越来越受到后人的推崇?】

10大元帅排名【十大开国元帅中,徐帅只排第八位,为何却越来越受到后人的推崇?】

时间:2024-06-22 15:46:06阅读:

10大元帅排名【十大开国元帅中,徐帅只排第八位,为何却越来越受到后人的推崇?】

在很多历史爱好者心中,共和国十大元帅里面有一人地位特殊,在近年来尤其受到推崇,此人就是徐帅。10位元帅中,徐帅只排在第8位,看起来排名并不是很往前。而且就整个军事生涯中的战绩而言,多少有点高开低走的趋势,为什么对他的评价却越来越高呢?很多人把他评价为我军“战神”之一,能力丝毫不亚于彭总、林帅和粟司令。

第一点原因,徐帅的军事指挥艺术无可挑剔,堪称登峰造极的水准。在红军时期,他是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提起红四方面军,往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徐帅,然后才是其他将领。虽然和中央红军相比,四方面军刚开始只是一支“偏师”,但却在徐帅的带领下越打越强,扩大到了8万余人的部队规模。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四方面军的实力已经和他们旗鼓相当,装备、给养水平甚至要更好。

徐帅并非“野路子”出身的将领,他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受教育和科班军事水平都比较高。早在1929年11月,徐帅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党代会上,便提出了自己著名的“七条游击原则”和很多我党早期的著名将领一样,徐帅非常擅长打游击战,并且将这种战术理论化。红四方面军正是在他的正确军事指导下,快速发展到4万多人的规模。更难能可贵的是,徐帅又很好地结合战争实践,把适合红军的新战术理论不断创造出来:如围点打援、收紧阵地、飘忽战法等,都是徐帅在实战中发展完善起来的战术,带领四方面军将士取得大量歼敌的效果。不夸张地说,徐帅是我军早期最优秀的军事理论家。在这一层面,全军之中也只有曾留学苏联的刘帅可以与之匹敌。

1933年徐帅在川陕苏区指挥“反六路围攻”,以8万人击溃20万川军之时,很多我军后来的著名将帅都还不具备真正的大战役指挥经验。1933年11月,四川最具实力的军阀刘湘,在老蒋的支持下指挥110个团、20余万大军进攻川陕苏区,我军形势十分危急。但徐帅镇定自若,用收紧阵地的打法耐心与敌周旋,节节抵抗敌疲我打,最终取得了歼敌8万余人的大捷。其中有近2万川军被补充进红四方面军。徐帅提出了即俘即补的政策,以此来快速扩充红军实力。在抗战和解放战争当中,这个政策多次被我军部队推广采用。

反六路围攻胜利,红军缴获敌人火炮100多门,大大增强了火力,四方面军真正变成了兵强马壮的主力方面军。徐帅在红军之中的地位也由此得到空前提高,即便当时没有见过徐帅的人,也十分佩服他的指挥能力和骄人战绩。在红军时期,徐帅的高超军事水平是最早得到验证的,堪称我军将领中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鼻祖。

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二的彭老总,也以能征惯战著称,但在抗战时期他却格外推崇徐帅,让徐帅到山东去指挥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这件事情其实是有很多细节的,不是表面上这样简单:115师是朱毛红军延续下来的部队,中央红军的正统血脉延续,徐帅与之接触较少,但彭总仍然力荐徐帅到山东主持大局。虽然后来徐帅因故又返回延安,但也可以看出我军高层对他实力的认可,没有顾及他四方面军的出身。只有为将者的能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准,才能让人忽略一些其他的限制因素,这一点在徐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主席还是彭总,都极为欣赏徐帅的军事才能。

第二点原因,历史爱好者心中,大多有着“意难平”的情结。不管哪个领域越,只要是才能特别出众的人才,因为主客观因素没能得到完全发挥和施展,往往就会令人有遗憾之感。越是这样的人,后来便越容易被人想起、并且推崇。徐帅因为身体状况不佳,从抗战中期开始,很长时间都没有担任过较高的一线领导、指挥职务。

解放战争中,徐帅出任华北军区的副司令员,只是聂帅的副职,而聂帅的早期资历和地位,其实是不如徐帅的。聂帅主持创建了著名的晋察冀根据地,使得我军在华北的群众基础和兵力基础都十分雄厚,是有大功的。此时的徐帅在晋察冀给聂帅打副手,其实也算合情合理。毕竟一时的职务高低,不能够贯穿整个军政生涯,徐帅在红军时的履历虽强,也不代表他的职务会一直比聂帅高。当然,在建国后两人的地位又反了过来,聂帅一度给徐帅当副总参谋长。

由于聂帅的核心能力在于理政和扩充兵员,军事指挥上不及徐帅,因此在与绥远军阀傅作义的几年周旋中,我军总体来看处于下方,打了不少败仗。也因此有不少历史爱好者指出:如果是徐帅负责华北我军的全盘指挥,可能解放战争的战局要主动得多,不用非等1948年东北野战军入关才能发动平津战役。以华北地区的优势根据地力量,很可能在徐帅的指挥下打开局面,这种说法未必没有道理,但也只能是假设而已。

当然,徐帅在此期间也打了不少漂亮仗,比如解放了大半个山西,其中包括运城战役、晋中战役、临汾战役等,都堪称解放战争中的经典之战。但总体而言,这时候的徐帅算不得统领一方的战区级最高指挥员,与他在红军时的经历并不是很匹配,没有充分展示其能力。网友们谈到解放战争时徐帅缺席的某些大战役,经常会感到“意难平”,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

第三点原因,徐帅遇事往往以德服人,让更多后人尊敬。在我军将帅当中,徐帅是出了名的顾全大局,并且脾气温良的统帅。在红四方面军时,一位高级干部曾受到张姓领导人的指使,要“整倒”徐帅。徐帅在外带兵期间,他秘密逮捕并杀害了徐帅的妻子程训宣。后来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会师,徐帅本有机会向中央申诉,为亡妻讨回公道,但他最终却选择了隐忍。此人向徐帅做了深刻的道歉,1955年还成了开国上将中的一员。

徐帅在军政生涯中展现出过人品德、照顾大局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建国之后,他是主席钦点的第一任全军总参谋长,但因为长期伤病的缘故,迟迟不能到任。1951年徐帅病情好转,实际上已经可以任职,但聂帅此时正代理总长一职。敦厚的徐帅选择成人之美,一直没有到岗,转而积极从事其他“不出彩”的工作,比如为志愿军沟通、引进苏联的武器装备。志愿军战士能够用上先进的苏式步兵武器,甚至于后期发挥神力的喀秋莎火箭炮,都是有赖于徐帅细心、负责的工作,及时引进了性能优良的装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朝鲜战场上我军火力处于明显劣势的被动局面。

徐帅总是展现出很高的姿态,不管顺境逆境,始终服从中央的决策,谦让战友不争不抢。正是因为这样的美德,让他在党内军内赢得了交口称赞。如今的历史爱好者普遍十分尊敬徐帅,把他当成高超军事水准和厚重人品的双重模范。1955年全军授衔前,徐帅甚至多次向中央提出,要辞掉自己的元帅军衔。以徐帅红四方面军代表的突出地位,获得元帅军衔是当仁不让的。主席自然不会同意徐帅的请求。但是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徐帅的高尚品德,完全不在乎名利。当年和他一样提出过让贤的元帅,还有罗帅和叶帅。

西征在战略战术上有很大的问题,即便不是由徐帅负责军事指挥,也很有可能遭受重大失利。中央对此早有定论,徐帅并不对西路军的损失负主要责任,但徐帅却始终耿耿于怀。很显然,他真正在意的不是一次作战的胜败结果,也不是个人的名誉,而是当年牺牲掉的一万多名同志,这是几十年来徐帅都无法放下的心结。徐帅的遗愿之一,就是要把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及太行山。这都是他多年来战斗过的地方,尤其是其中河西走廊的寓意,令人感慨不已。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