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整理为什么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会让人产生共鸣,乃至引发网络上这么多人议论纷纷呢?
01《项脊轩志》的创作背景归有光生于苏州府昆山县,家里算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了,可惜家道中落,到了父亲那一代,家境败落得更为彻底,他的父亲已经沦为县里面的穷秀才。而母亲的早死,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当时归有光也只有8岁,其心境遭遇可想而知。
年少的归有光因为家里的遭遇,很早就知道:必须发奋读书,考取功名,才能摆脱困苦,重振祖业。
《乞醯论》随后,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归有光都不曾缺席,但结果是“八上春官不第”,即一连考了八次,都没能考上。到了第九次考试,他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而此时,他已不再是踌躇满志的少年,而是成为了一个60岁的糟老头。
归有光曾在《项脊轩志》里面写和祖母的往事: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这段话写于早年,但自己年少时立下的誓愿,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才能完成,这时候对他期待甚高的长辈们都不在了,也许晚年的归有光,才是真正的“长号不自禁”吧。
在这不断循环失败的仕途中,43岁,他最心爱的长子去世;44岁,第二任妻子王氏又接着和他阴阳相隔。
归有光生卒年及和《项脊轩志》相关事件《震川先生集》卷二十五《请敕命事略》记载:“先妻魏氏,光禄寺典簿庠之女,太常卿谥恭简公校之从女也。嘉靖七年来归,十二年卒于病。为人甘澹薄,亲自操作。”也就是说,魏氏也他相处了6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王氏和他相处了17年时间。
现在,有人误认为《项脊轩志》里面提到的妻子是指“王氏”,进而以此批评归有光对发妻魏氏薄情,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因为直到《项脊轩志》完成后的第四年,归有光才续娶了王氏。
网友对归有光的多情进行调侃如此,《项脊轩志》所写也就一目了然:归有光在18岁时,对旧“阁子”项脊轩修葺了一番,并于阁内读书,记录了自己读书时候的所见所闻。随后过了5年,魏氏嫁到归家;再过6年,魏氏生病去世。归有光睹物思人,于是修补了当初写的《项脊轩志》,抒发世事无常的感慨。
02“今已亭亭如盖矣”深入人心的原因其实,《项脊轩志》中感人的不独有“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如描写自己母亲哺乳姊姊的情形: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今已亭亭如盖矣”,到底为何有如此的魅力?
首先说“亭亭如盖”,这里是个比喻句,将庭前的枇杷树,比作了高高拱起的伞盖,说明了枇杷树生命力非常旺盛。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当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旧时贵族用的“华盖”而庭前的枇杷树,正是妻子魏氏病逝的那一年亲手种植的,那就和魏氏本人有了紧密的关联。可是现在,昔人已作古,已经永远地沉寂了,而与她相关联的枇杷树,却越长越旺盛,树冠都长成了车盖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用“亭亭”两个叠字,形象地写出了枇杷树蓬勃的生命力。
最终,这一静一动之间,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拉扯感,让人读来触目惊心。
如果我们试着替换意象,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改为“庭中有垣墙,吾妻死之年所手砌也,而今破败不堪矣”,则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妻子魏氏的死,和断瓦残垣,都是属于同向且静态的,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和拉扯。
有人曾说:“死亡结束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而不是两个人的关系。”而这个并没有随着死亡而结束的“关系”,是要通过“持续的纽带”来进行维系的。
所谓持续的纽带,根据《ContinuingBONDS》一书,指的是一个人与逝去的家人或朋友保持一种持续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可以是无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
通过“持续的纽带”,虽然亲人逝去了,可人们感觉彼此之间的关系仍然可以持续。其实这种对死亡的认知方式,是有利于弱化人们对丧失与哀恸的负面情绪、并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的。很多人都会如此安慰自己:“亲人虽然已经亡故,可ta永远活在我心中。”这就是“持续的纽带”的情感疗伤作用。
早期的心理咨询专家普遍认为,人们在面对丧失和哀恸的时候,需要切断彼此之间“持续的纽带”如弗洛伊德说:“应当把自己从与逝去亲人的这段约束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逐渐适应一个没有对方的新的生活,并最终学会在生活中和其他人建立新的关系。”弗洛伊德的意思是,只有跳脱与已故亲人的所有关系,才能够从悲伤中解脱出来。可是这一点就连弗洛伊德本人也没法做到;在女儿离世9年后,他依然难掩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思念。
所以,这种“持续的纽带”对活着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
人们之所以容易对落叶、流水、花草、树木移情,是因为它们是生活中最常见,也是一年四季变化最明显的物事。
这也难怪,当读者看到“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时,会“长号不自禁”了。
有人曾说,将司马迁《史记》中的语气助词“也”“矣”“哉”等全部去掉,虽然不会影响总体的意思表达,但整部书将会失去很多光彩,甚至不能称之为“无韵之离骚”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将《项脊轩志》最后一句的语气助词“也”和“矣”去掉,会是这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
这么读来,就少了许多词意之间的缠绵悱恻。原因在于:这里少了语气助词的情感表达作用。
所谓语气助词,顾名思义,就是放在句子当中表达说话者的语气和情感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认为:“西洋语言的语气是由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的,汉语的语气是由句末的虚词来表示的。这种虚词所表示的不是一个动词的语气,而是全句的语气。”这些语气助词大部分源于日常生活:随着情绪的变化,人们不自觉就会发出这样那样的声音,最终被凝固成了拟声词。仔细琢磨还未学会语言的小孩子的哭声,我们就能听出当中有很多和语气助词相似的发音:ie,i,wu呜,hu等等。这说明,语气助词不独用来断句,从一开始它就有表达情绪的作用。
所以,如果《项脊轩志》的最后一句没有“也”和“矣”的字眼,其实是很难起到共鸣的效果的。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也”,有陈述事实、表达肯定语气的作用;“今已亭亭如盖矣”中的“矣”,表达的则是对既定的事实的一种无奈、无力感。
“yi”这个发音,经常会出现在戏曲当中,演唱的人拖着长音,在这个过程中唱腔千回百转,演绎出人的丰富情感。其实,戏曲、歌曲当中,借助单元音延长发音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如《弥渡山歌》:咿……哪……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深山里来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除了语气助词的作用外,用元音发音口形的迥异,产生鲜明对比,也是归有光的名句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今已亭亭如盖矣”后两字“盖”和矣,其韵母“ai”属于开口呼,读的时候需要将嘴巴张得比较大;而“i”则属于齐齿呼,读的时候上下齿要对齐,嘴巴是呈扁状的。在张大嘴巴,随即又扁嘴的急促变化中,嘴巴的肌肉是要大幅度牵扯变化的,而人生的起落浮沉也就显露无遗。这一点,和前面说的用“动”和“静”进行视觉拉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盖”字属于去声,读起来语气比较重,容易起到强调的作用。如果换成“今已亭亭如伞矣”,伞属于上声,语气比较轻缓,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效果了。当然,这些字眼现代发音会和古音会有区别,这里就权当属于现代人的加分项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