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喜剧之王周星驰,是华语影坛公认的天才、奇才,他独一无二的无厘头风格,是娱乐圈无可复制的传奇。
圈内流传着一句话:“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这是对他江湖地位的最好概括。
周星驰1988年拍摄第一部电影,到现在已经33年,累计电影作品超过60部。
今天我来盘点一下他的10大绝对经典代表作。
10.《赌圣》1990年,周星驰凭借电视剧《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和电影处女作《霹雳先锋》,在香港娱乐圈崭露头角。
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年轻人的喜剧潜质,于是果断投资,拍摄了一部低成本赌片《赌圣》。
当时的香港影坛,赌片是一种潮流。1989年,周润发和刘德华主演的《赌神》,已经大火特火。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星驰却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凭借着赌术和特异功能结合的独特创意,带来了爆笑的效果和耳目一新的观影感觉,引发了香港人的追捧。
吴思远在看过电影样片之后,对周星驰说了一句话:“《赌圣》上映之后,你就不再是当红小生,而是全香港最红的人。”这是周星驰第一次坐上年度票房冠军的宝座和第一次破票房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排名第二的,是他和刘德华联合主演的另外一部赌片《赌侠》。
周星驰将年度票房冠亚军一并收入囊中,一举奠定了电影巨星的地位。
9.《逃学威龙》1991年,周星驰借着去年大红的势头,一口气参演了8部电影,其中有3部进入香港年度票房10强榜单。
市场反响最好的,是喜剧片《逃学威龙》,讲述了周星驰扮演的高级督察周星星,为了帮上司找回丢失的,混入贵族学校当,在警队同僚吴孟达的协助下,最终挫败了黑帮分子犯罪图谋的故事。
这部电影热卖4300多万,超过了上一年的《赌圣》,也击败了成龙、周润发等强劲对手,帮助周星驰第二次问鼎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同时第二次打破票房纪录,成为周星驰最搞笑、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连续两年的爆款表现,让周星驰的票房号召力与成龙、周润发并驾齐驱,成了香港影坛的“三驾马车”,被尊称为“双周一成”,有些媒体开始公开称他为“星爷”
由于《逃学威龙》在学校题材上的成功,还带动了一大批港台学校类型片的出现,成为当时的一股风潮。
8.《审死官》1992年,周星驰推出了古装喜剧片《审死官》,讲述了清朝状师宋世杰弃恶从善,帮助一个孕妇洗刷冤情并揭露官场黑暗的故事。
这是一次既大胆又有意义的尝试,周星驰离开了赌片和喜剧武打片的熟悉圈,进入了古代的“法庭片”领域,用搞笑的外壳,融入了对社会阴暗面的辛辣讽刺。所以,这是一部有内涵的无厘头搞笑片,它让人发笑,也让人思考。
对于周星驰的新尝试,市场给予了极大的认可。《审死官》收获了超过5000万的票房,成为周星驰的第三个香港票房冠军作品,也连续第三次打破香港票房纪录。这个记录,3年后才被成龙的《红番区》打破。
周星驰在这部电影里实现了演技大爆发,获得了亚太影展影帝大奖。这是他演艺生涯中的第一个影帝奖杯。
7.《鹿鼎记》1992年,周星驰还有一部搞笑代表作《鹿鼎记》,排在香港年度票房的第3位。
这部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了江湖小混混韦小宝作为天地会,混入皇宫,在阴差阳错之下认识了少年康熙,协助他除掉权臣鳌拜并挫败了神龙教图谋的故事。
电影和原著相比,做了面目全非的改编,周星驰演出了一个最具颠覆性的韦小宝,但他将自己的无厘头风格,和韦小宝的人物神韵,完美结合在一起,不但深受观众欢迎,还被金庸评为扮演韦小宝,“不作第二人想”
92版《鹿鼎记》情节曲折,笑料百出,尤其是那句经典对白——“我对你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更成了周星驰招牌式的搞笑桥段。
这一年,包括《审死官》和《鹿鼎记》在内,周星驰共有5部电影进入了年度票房10强的名单,而且分别排在1到5位。也就是说,TOP5的位置,被他一个人包揽了。所以这一年,被媒体称为“周星驰年”
然而,如此空前绝后的表现,都没法帮周星驰换来一个香港金像奖影帝的奖杯。这一年,他比窦娥还冤,香港影坛应该6月飞雪。
6.《食神》《食神》是1996年的电影,由周星驰和李力持联合执导,这是周星驰投资的星辉公司成立后制作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美食搞笑片,讲述了香港食神史提芬周从不可一世到穷困潦倒最后东山再起的故事。
在周星驰的作品里,这是一部少见的美食题材搞笑片。而更难得的是,它还融入了为人处世的生活智慧,面对得失的人生道理,让人发笑的同时,也让人深思。
5.《唐伯虎点秋香》1990年代初,周星驰就开始参与编剧、导演等幕后工作。他深度参与的第一部重量级作品,是1993年的《唐伯虎点秋香》。这部戏表面上导演是李力持,其实是周星驰,李力持只是执行导演。
《唐伯虎点秋香》讲述了风流才子唐伯虎,被华府丫鬟秋香三笑迷魂,不惜混进太师府当书童,并协助他们击败了宁王和唐家仇人夺命书生,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周星驰最搞笑的代表作之一,全程笑点密集,脑洞开得很大,达到了张开嘴巴就合拢不了的高境界。
不管是唐伯虎用人体创作水墨画、烧鸡翼我钟意吃、和对穿肠对对联、让华夫人听得高潮一浪接一浪的古代打击乐加RAP,一日丧命散和含笑半步颠的,还是把蟑螂称为小强,都让人笑破肚皮。
同时,这部电影斩获了4000万的票房,又一次登顶当年的香港票房冠军高位,也是星爷的第四个年度冠军。
4.《少林足球》周星驰在1992“周星驰年”被金像奖忽视的遗憾,到了9年之后的2001年,终于被一部电影弥补上了,它就是《少林足球》。
从1999到2001,整整两年时间,周星驰只出了《少林足球》一部电影。这是他成名以来第一次用这么长时间筹备一部电影,算是两年磨一剑的重量级作品。在这部戏里,周星驰既当主演,又担任导演,不管台前幕后,都是绝对的灵魂。
影片讲述了周星驰扮演的少林弟子阿星,由于身怀少林大力金刚腿的神功,被落魄的前足球明星吴孟达发现了足球天分,于是组建了一支特别的少林功夫足球队,打败了黑心老板谢贤的魔鬼足球队的故事。
《少林足球》走“体育+功夫”的风格,周星驰首次加入了大量的电脑特效,给传统的功夫展现,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震撼了华语影坛,大卖6000万港币,第六次成为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帮他第四次打破香港票房纪录。
《少林足球》横空出世,横扫了2002年的第21届香港金像奖,拿到了七个奖项,包括周星驰演艺生涯中的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奖杯,还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个重量级的奖项。
在保持搞笑风格的同时,周星驰往电影里注入了励志的元素,戏里的经典对白“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金句。
3.《喜剧之王》1999年,周星驰推出了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电影《喜剧之王》。这部作品和以前的周式电影迥然不同,走的是黑色幽默的路线,通过临时演员尹天仇充满坎坷的经历,表达了周星驰多年喜剧演员生涯的心路历程。
周星驰1982年出道,1989年才当上男主角,跑龙套的时间长达6年多,临时演员的辛酸,他体会得最深刻,所以他在戏里的经典对白“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还有“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龙套的,能不能别在前面加个死字”,都是他真正的内心声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喜剧之王》,就像在看星爷自己的人生。
这是星爷最严肃的喜剧之一,他通过尹天仇这个小人物,给观众带来一种笑中带泪的全新观影体验,拿到了近3000万的票房,成为星爷第五部年度票房冠军作品。
2.《功夫》2001年的《少林足球》之后,又是三年时间,星爷没有任何动静。
到了2004年,他带着三年磨一剑的《功夫》王者归来。这一次,他的身份更复杂,兼任监制、导演、主演和编剧。
周星驰是个功夫谜,自小就崇拜功夫巨星李小龙。这部向李小龙致敬的作品,讲述了小混混阿星,原先冒充斧头黑帮耀武扬威,后来卷入了斧头帮和猪笼城寨的纷争中,重新找回做人良知,又无意中打通了任督二脉,成为绝世高手,并用如来神掌打败火云邪神的故事。
这是一部用高科技特效打造的新型功夫片,其视觉效果的震撼程度,可以和好莱坞大片相媲美。层出不穷的神奇武功经过特效加持之后,焕然一新地出现在影片中,让人过足眼瘾。
《功夫》像一股龙旋风,席卷了这个华语地区,在香港收获了6100多万港币的票房,让周星驰第七次摘取年度票房冠军的桂冠,还第五次破了香港影史票房纪录。这个记录,直到7年后才被刷新。《功夫》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数字为1.73亿元人民币,同样是年度冠军。还在海外72个国家同时上映,斩获了1.05亿美元的总票房。
在市场接连告捷的同时,《功夫》还横扫了华语地区最重要的两大颁奖礼——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分别拿到了七个和五个奖项,并得到了世界范围的高度认可,获得了美国广播电影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等多个海外奖项。
对于周星驰来说,《功夫》是一部完美的集大成作品,达到了影片质量、票房收益和口碑效应的三重巅峰。
1.《大话西游》1995年的《大话西游》,分为《月光宝盒》、《大圣娶亲》上下集,讲述了周星驰饰演的至尊宝、孙悟空和紫霞仙子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由于《西游记》故事的深入人心,观众似乎无法适应这种颠覆性的改编,两部电影在香港合计卖了4500万港币,还不及一部《审死官》,在内地的票房更是惨淡无比,基本可以忽略。更要命的是,其制作费高达6000万,也就是说,入不敷出。周星驰本人也是影片的投资人,因为票房不如人意,他的电影公司直接倒闭了。
到了今天,《大圣娶亲》和《月光宝盒》,在豆瓣网的评分分别是9.2和9.0,排名电影总榜的17和43位,是万千网友心目中的封神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