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朱友贞怎么死的(浅析朱友贞,亡国之君的气象源于对手的强悍,他也曾有枭雄之梦)

朱友贞怎么死的(浅析朱友贞,亡国之君的气象源于对手的强悍,他也曾有枭雄之梦)

时间:2024-07-24 22:57:20阅读:

朱友贞怎么死的(浅析朱友贞,亡国之君的气象源于对手的强悍,他也曾有枭雄之梦)

五代十国的纷乱,始于四战之地的朱温代唐而创立后梁,天下大势比唐末更加繁杂了,藩镇诸侯林立,而其中河东集团李克用与汴州集团朱温是藩镇中实力最强的诸侯,自从上源驿雨夜后,这两个集团成为了不共戴天的生死大敌,不过等到朱温篡唐自立,后梁全面压制河东,李克用纵然沙陀军天下第一,也不得不在大势面前蜷缩角落舔舐伤口。

李克用于公元908年,即朱温篡唐第二年忧愤而死,继位晋王的是年少的李存勖,朱温自以为嘴上没毛的少年决然不会是老成谋国的自己的对手,可是,一场战役下来,让朱温发出了“生子当如李亚子”的感慨。到公元910年,双方又大战了一场,柏乡之战,让得朱温的后梁军损失惨重,攻势明显暂缓,从此朱温畏惧李存勖如虎。

朱温的晚年是忧虑的,后梁虽然占据着中原腹地的广大土地,军力强盛,经济不俗,可是晋国在李存勖的领导下是日新月异,这令朱温着实不安,他在世时尚不是李存勖沙陀军和番汉兵的对手,那他撒手西去之后,他的儿子又如何与之争锋呢?

说到后梁末帝朱友贞,很多人都喜欢用亡国之君来一言以盖之,认为这是一个平庸无能之辈,他亲小人而远贤臣,让占据大势的后梁生生走上了覆灭之路,贤臣良将被晾在一边,一个葬送后梁基业的刽子手和掘墓人!

诚然,朱友贞作为亡国之君,他的骂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抹杀的,就如商纣王帝辛开疆拓土,战功赫赫,却也因为牧野之败最终引火自焚,背负了暴君和一世污点;隋炀帝杨广急功近利而败亡了大隋社稷,纵然他功在千秋却罪在当代,同样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侧面对比,明十六帝,又出了多少个奇葩,正德的胡闹、嘉靖修道炼丹、万历28载不上朝、天启醉心于木匠,至此种种,诸君却没有一个被骂的狗血淋头,只因他们并非亡国之君!

历史上的末代帝王,除了明崇祯收获了不少的同情外,几乎都是反面教材,更别说后梁朱友贞这样一个存在感并不强的帝王了。生在乱世,虽为帝王,却没有能力挽狂澜之力又或者仅为平庸之君,这就是最大的不幸,因为他们往往要为国破家亡而背负一世骂名,后唐李煜如此,而朱友贞亦然。

朱友贞并非像历史上表现得那么无能和不堪,从两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友贞也是野心勃勃,有谋变和血性之人。

作为朱温的嫡子,朱友贞沉稳寡言,喜欢结交儒士,是一个内敛之人。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可能说的就是这种人吧,在朱友珪杀父弑君之后,虽然坐上了皇位,可是并未能得到军方的支持,这一点朱友贞看在眼里,他适时的展露出其隐藏已久的獠牙,与姐夫赵言和表兄袁象先密谋政变,并且取得了魏州杨师厚的支持,这一切都紧锣密鼓,在禁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朱友珪被杀,朱友贞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皇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得容易,又有多少人能站着死而绝不跪着生呢?

公元923年,面对着晋军的长驱直入,汴州城下李存勖的铁蹄,这一刻朱友贞知道,后梁要亡了。于是朱友贞召皇甫麟到建国楼:“梁晋乃是世仇,你快杀了我,不要让我落在仇人手里受辱”朱友贞就这样走完了他铁拓起伏的一生,带着被后世嘲讽被自己无尽悔恨的不甘情绪而完结了36岁的生命。

他死了,纵然之前有千般不是,但是至少在最后的关头,没有辱没先辈,没有为朱氏而蒙羞,也算是血性。

之前朱温虽多败于李存勖,可是毕竟有战略纵深,再加之兵精将强,始终还是处于战略攻势,可是直到魏博藩镇弃梁投晋,晋直接将势力范围推送到了黄河岸边,值此之际,双方攻守之势异形,这就是晋能灭梁的关键一点。

对此,后世和史书的评价都是对朱友贞嘲讽和谩骂,因为他对魏博藩镇的作为而直接导致了很坏的结局,这颗雷朱友贞算是洗刷不掉了。

从当时后梁的处境来看,西蜀王建偏安一隅,年纪渐长;杨吴陷入内乱,在后梁南线算是无后顾之忧,而大敌晋国却面临着强大的外敌,北有契丹犯边,东有刘守光燕国蠢蠢欲动。自古攘外必先安内,杨师厚凭借拥立之功而专横跋扈,凭借魏博银枪效节军的强大实力更是不可一世,值此之际,朱友贞选择隐忍,而直到杨师厚一死,他首先做的就是针对魏博藩镇。

从大局来看,从时机来看,朱友贞对魏博开刀并没有错。虽然魏博作为前线藩镇一次又一次的阻挡了李存勖的兵峰,可同时也令得前线将士养成了骄兵悍将的习性,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此强大的军力,不将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如何能安稳入眠,须知杨师厚乃前车之鉴。

可惜自古以成败论英雄,朱友贞的战略并没有错,他将魏博六州拆分为魏博和昭德两镇,并派遣了资历和武功都了不得的贺德伦以及王彦章,可是却最终还是酿成了惨剧,魏博藩镇的将士兵变了,这犹如晴天霹雳,划过朱友贞后梁的天空。

战略没错,战术上其实也并没有太大的失误,而失败的主因还是对魏博藩镇的估计不足,或者说手腕有所欠缺,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大家都喜欢用亲小人而远贤臣来形容一个帝王是否贤达,表明一个朝代是否清明以及强盛。

朱友贞在执政的11年期间,他的确犯错了,而且是大错,可是他却犯了很多君王都会犯的过错,他亲近了外戚,以及一些阿谀之辈,造成了朝政的喧嚣和腐败。

无论是段凝还是赵言又或者说外戚张汉杰等人,这些人耍耍阴谋诡计在行,可是真要论起政治和军事是远无法与元老敬翔、李振以及王彦章和刘尋相比较的。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敬翔、刘尋等人对后梁之心是忠臣的,多次上疏陈奏利弊得失,可是换来的是朱友贞身旁小人的谗言,最终令元老为之失落和悲叹!

有人指出朱友贞对前线元老将领处处掣踵,就像王彦章以及刘尋,让他们难以自如发挥,虽然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说,可是杨师厚的前车之鉴,朱友贞这个后辈怎能不防患于未然,因此派出监军这也是顺势而为的无奈之举。我们可以参照后世明朝在进一步削弱外出将领带兵之权的同时还会派遣太监监军,就足可见皇帝对将领的不放心,国家的稳定不仅仅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是制度的规范和践行。

纵使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也有宠幸江充等而造成了巫蛊之祸吗?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不也因为错信了安禄山而使得大唐社稷半毁吗?兢兢业业一心中兴大明的崇祯不也因为能力平平,刚愎自用而杀害袁崇焕而自毁长城吗?

放在太平年代,朱友贞这些举措纵然有失,可是决然也不可能导致亡国之局,或许平庸之君或者守成之君的尊号更适合于他,奈何他却生在了乱世!

郓州被李嗣源占据,朱友贞派遣王彦章于德胜渡口、顺流而下到黄河以东,双方又于杨刘、新城等一度大战,面对攻势,朱友贞积极防御,他命人在滑州决河,东注濮州、曹州以及郓州等广大地区,以此阻挡李存勖兵峰,算是压缩了晋军对后梁作战区域。

而与此同时,朱友贞也布下了四道反击,双方一时间都算有了危机。而从这时的态势看,朱友贞赢面也决然不低,李存勖对此也是洞若观火。

合议是不可能的,先发制人后发而受制于人。从后梁投降的康延孝口中,李存勖得知了后梁的虚实。他决定一把定输赢,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后梁心脏——汴州。

可能很多人会说,朱友贞将汴州置于敌人的目光之中是战略上的最大失策,可是我们所得出的结论还是不少后世的经验。就如靖难之役的朱棣,虽然扛了这么多年,也取得过不少辉煌战绩,可是最终的胜利可以说是遥遥无期的,谁曾想关键时刻道衍和尚让其直插入南京的战略思路,造就了一代帝王的升起。

须知,这可以说是孤军深入,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一步险棋,如若不是实在被逼的走投无路又或者是有赌徒好胜心理的人,相信是不会选择这样一步生死边缘的险路的。

《资治通鉴》:事成之后,在此一决;若其不济,当聚吾家于魏宫而焚之!

由此可见李存勖谋划攻打汴州策略的惊险。犹如当年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一般,这都是需要勇者无畏之心的,朱友贞所为并非仅仅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亡国之君,他也是野心勃勃,妄图重整乾坤的枭雄,只不过能力平平,手腕不及,最终还是应证了朱温的忧虑。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