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楚汉争霸

楚汉争霸

时间:2023-07-29 10:52:19阅读:

楚汉争霸

刘邦之所以胆敢袭击章邯等人,是因为当时齐国已经显露出不满的迹象,出身原齐国贵族世家的田荣因为对项羽不满,废了项羽册封的齐王,自己取而代之,然后叫嚣着要打败项羽。一边是刘邦占领了关中的大部分地方,一边是齐国的躁动,项羽不知道该先镇压哪一方。张良这时给项王写了封信,说刘邦只要得到关中的地方就足够了,绝不会有进一步冒犯的可能,不过其他封王都想得到全部的江山,应该先把他们解决掉。

项羽果然不再防范刘邦,全心全力去攻打齐国,等到楚军和齐军交战的时候,刘邦就开动军队朝东边挺进,借义帝的名义拉拢各处诸侯讨伐西楚霸王。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率军攻打楚都彭城,此时彭城防守松懈,军队都被项羽带去镇压齐王田荣,刘邦趁机在洛阳召集了几十万人马,分为几队朝彭城进军。

留守在彭城的楚军将领龙且和项佗出兵抵抗汉军入侵,遇到从西边包抄而来的汉军将领曹参、灌婴和周勃,三人很快从围津(今山东东明)横渡黄河,并在定陶打败了龙且和项佗,然后占领了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另一路从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到阳夏,从南边包围彭城;最后一路则由刘邦亲自带领,夏侯婴等将领和诸侯王的军队都在这一队中,他们攻占彭城东南方的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然后向东挺进。半路上遇到彭越带着三万人马前来归顺,刘邦很是高兴,封彭越为魏相,派遣他去攻打梁地(今河南东北部)。这之后没多久,刘邦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彭城。

正在齐国打仗的项羽听到自己的都城被刘邦占领后,气得暴跳如雷,奈何军队都投入到和齐国的战争中,项羽决定赌一把。他领着三万精锐士兵日夜兼程,先是攻占了萧县,让刘邦军队无路可逃,然后趁刘邦在彭城内大肆欢庆的时候发起进攻,项羽以一敌百,战士们大受鼓舞,早上开始交锋,中午时分就已经把汉军打得连连败退,刘邦率众人躲在谷水和泅水(今江苏徐州西)周围,惊慌失措的汉军你推我挤,早已没了纪律,楚军没费多少力气就诛杀了10多万。剩下的汉军继续朝西南方向逃跑,楚军又在灵璧把汉军团团包围,逼迫十几万汉军跳进睢水里。项羽以为这次一定能抓住刘邦,没想到天空中突然刮起一阵夹杂着沙石的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打在身上生疼,刘邦一看老天都在帮助自己,便撇下大军,只带几名骑兵仓皇逃跑。彭城一战,刘邦损失惨重,原本答应和刘邦结为同盟的诸侯王被项羽的气势吓得不轻,全部倒戈投靠楚军。

汉二年六月,韩信打败了前来剿灭汉军余部的楚军,然后刘邦再次招募士兵,在荥阳休养生息,继续和项羽抗衡。章邯一直在和刘邦交战,到了七月,他终于坚持不住被刘邦击败,最终自杀了。

刘邦又派人劝说英布离开项羽,彭越还不时在楚军周围来点小动静,项羽此刻已是头疼不已。北方的魏国也被韩信攻占,魏王豹被俘虏,代国和赵国也相继灭亡。

不久,项羽开始反击,楚军把荥阳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下刘邦急了,不知道该怎么逃出去,正好身边的一个谋士给他献了条计策,这个谋士叫陈平,也是从楚国跑来的。他对刘邦说,项羽身边的范增是他最得力的帮手,只要使计让项羽不再信任范增,楚军必将不堪一击。于是刘邦开始散播消息,说范增和汉国私下里有来往,项羽又一次中计,范增又气又恼,便称自己年纪大了准备回老家,匆匆离开项羽,却不料半路病发,没到家就死了。

范增的离开削弱了楚军的实力,刘邦假派别人去投降也没有让项羽起疑,趁这个机会,刘邦终于从团团包围中逃出荥阳。出逃之后,刘邦和韩信联合起来攻占了成皋,又逼得楚军主力离开荥阳去保护正被彭越入侵的下邳。

公元前204年七月,荥阳和成皋再次被项羽占领。

公元前204年十一月,刘邦招募大批新军,和彭越一同攻打雎阳(今河南商丘南),项羽不得不调动军队前去战斗,成皋又一次落入刘邦手中,守城将军曹咎被汉军杀死。

项羽在雎阳打败了彭越,但军队损失不小,他顾不得给士兵补给装备,马不停蹄赶到广武(今河南荥阳北)驻军,和汉军相对而立。不巧的是,韩信和灌婴已经把项羽的后路堵死了,楚军的粮食已经不多,士兵的战服也十分紧缺,在这绝望的情势之下,项羽只好接受和刘邦讲和,双方各占一半江山,以鸿沟为界限,西边是汉国,东边是楚国。

公元前203年,项羽撤军。刘邦见楚军离开之后,也打算回到关中,张良和陈平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楚军撤退正是汉军发起进攻的好时机,眼看楚军势力大减,人心尽失,不如乘胜追击,灭掉楚国,从此天下就是汉国的了。项羽万万想不到刘邦竟然撕毁条约,乘人之危,楚军一边抵抗一边退居到垓下。刘邦则集结了韩信、彭越等诸多将领率七十万人马来围攻项羽。

楚军一连作战好几次,士兵都疲惫不堪,人数也仅剩下十万,在汉军密不透风的包围下,项羽率领的骑兵队和后面的步兵队被分隔开来。汉军先是假装逃跑,吸引项羽和骑兵队追击,然后从左右两边夹击步兵队。这一仗,楚军共损失四万人马,被汉军俘虏了两万人马,跟随在项羽身边的士兵只有不到两万人,项羽无奈只有再次退到垓下休整。晚上,项羽在营中饮酒,虞姬陪在一旁,忽闻帐外传来楚人的歌声,四面八方皆是,项羽惊讶极了,认为自己没了后路,他凄凉地唱着:

这便是闻名后世的《垓下歌》。虞姬自知项羽如今只有拼死一搏,杀出重围,自己在他身边始终是个累赘,于是在项羽唱完之后,虞姬悲伤地和他告别,然后拔剑自刎。虞姬死后,项羽便率领八百精兵突出重围——这正是刘邦的计谋,用歌声逼迫项羽杀出来。项羽一路上斩杀了不少汉军将领和士兵,但韩信、周勃、樊哙等人一直在后面穷追不舍,项羽几经曲折,终于跑到乌江边上。八百士兵只剩下二十六名。江边有一条船,乌江的亭长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可让大王休养生息,请大王即刻随我过江。”

项羽仰天大笑,对亭长说:“想当年我带领几千江东子弟渡河打天下,如今只剩我一个人回去,就算江东父老不怪罪我,我也愧对他们。”说完,汉军已经追了上来,项羽和士兵们奋死抵抗,个个杀红了眼。二十六名士兵全部战死,项羽也伤痕累累,最后提剑自杀。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伐楚胜利后封韩信为楚王,封彭越为越王。众人恭请刘邦称帝,一统江山,刘邦先是推辞一番,部下便以天下安危和百姓幸福为由,请他不要再推辞,刘邦这才答应下来。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在定陶宣布即位,建立汉朝。

相关推荐

  • 周代大司乐是最早的音乐机构吗

    周代大司乐是最早的音乐机构吗

    周代大司乐是最早的音乐机构吗?西周时期的“大司乐”,它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统治阶级很重视音乐,把音乐看作是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大司乐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音乐教育和执行礼乐的职能,它的培养对象主要是

    时间:2023-06-23
  •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技法?一是丹青。中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青色等,故称画为丹青。丹青也泛指绘画艺术。

    时间:2023-06-21
  •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处世哲学就是为人处世之道。以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规范,指导人们认识和处理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资本主义社会信奉金钱就是一切等。

    时间:2023-06-13
  • 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

    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

    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风骨指的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

    时间:2023-06-15
  • 《水经注》是记载河流最著名的典籍吗

    《水经注》是记载河流最著名的典籍吗

    《水经注》是记载河流最著名的典籍吗?郦道元(460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出身官僚家庭,袭封永宁侯。

    时间:2023-07-02
  • 两汉文章两司马是什么意思

    两汉文章两司马是什么意思

    两汉文章两司马是什么意思?两汉文章是指两汉时期的文学情况;两司马是指司马相如和司马迁所代表的两汉时期文学发展水平。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

    时间:2023-06-14
  •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

    时间:2023-06-14
  • 《赵氏孤儿》的剧情反映了什么主题

    《赵氏孤儿》的剧情反映了什么主题

    《赵氏孤儿》的剧情反映了什么主题?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三百余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

    时间:2023-06-18
  • 《元曲选》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吗

    《元曲选》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吗

    《元曲选》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吗?臧晋叔,原名臧循,字晋叔,浙江长兴人。他不仅与当时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等人为友,而且师从当时的名师,是明代著名戏曲家之一。他收集元代杂剧中的精品,编成《元曲选》一书,期望得到真正懂杂

    时间:2023-07-04
  • 李煜何以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何以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何以被称为千古词帝?著名的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汉族,在位时间十四年,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时间:2023-06-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