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时间:2023-07-27 15:40:30阅读:

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送去一封信给赵惠文王。秦王在信上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得到和氏璧,我想用十五座城来交换你的和氏璧,希望赵王能够答应。”

看到信后,赵王为难了,怕给了秦王和氏璧,最后得不到城池;又怕不给秦王,惹怒了他,他出兵攻打赵国——当时秦国最为强大,经常仗势攻打其他国家。赵王左右为难,找来一群大臣,商议对策。这时,一个宦官向赵王推荐自家的门客蔺相如,有官员不屑地说,我们都解决不了,一个小门客能担任这个重责吗?赵王就问那个宦官:“那个人有什么能力?”那个宦官回答说:“有一次,我犯法了想要逃到燕国去。蔺相如问我说:‘你怎么知道燕国会收留你?’我回答说,我之前和燕王见过面,他私下对我说‘愿意交个朋友’。蔺相如对我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燕王想要依附赵国,所以想要和您结交。而你现在逃到燕国的话,燕王会为了讨好赵国,将你五花大绑献给赵国的。你还不如老实地向赵王认罪。’结果,我按照他的建议,向大王求情,大王赦免了我。”听到这里,赵王赶紧派人把蔺相如召来。

赵王见到蔺相如,向他询问解决办法。蔺相如说:“现在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啊!”赵王问:“万一秦王出尔反尔,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要用城换和氏璧,赵国如果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秦王得到和氏璧,而不给赵国城,那么理亏的是秦国,因此大王必须派人把和氏璧送到秦国去。”赵王又问派谁去合适?蔺相如说自己可以出使秦国。于是,赵王便派蔺相如去送和氏璧。

见到秦王后,蔺相如把和氏璧献上去。拿到和氏璧的秦王非常高兴,他仔细地观看,并把它传给他的妃子和身边的人看。可是,秦王丝毫没有要用城交换和氏璧的意思。于是,蔺相如上前对秦王说:“大王,其实这个璧上有点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吧。”秦王顺手递给了他。接过和氏璧后,蔺相如迅速向后倒退几步,背靠在大厅的柱子前,然后怒目看着秦王说:“当初我来送和氏璧时,赵王斋戒了五天,我走的那天还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这是我们赵王对大王的尊重。可是,现在大王却在这样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拿到和氏璧却给妃子和侍从看,这是对我们赵国的侮辱。看来大王并不想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所以我就把它取回。如果您逼我,那现在我就和这和氏璧一起撞在这个柱子上。”然后斜视着柱子做出要撞的样子来。秦王非常惊恐,赶紧制止他,并假意让人拿来地图说:“从这里到这里,十五座城划给赵国。”蔺相如估计秦王还是在耍欺诈的手段,于是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才献出它。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堂之上,用隆重的礼节接受和氏璧。”秦王见蔺相如的样子坚决、不容商量,只好答应他的条件,并把他暂且安置在秦宫居住。

回到住处后,蔺相如命人拿着和氏璧,趁着夜深时,悄悄溜出宫去。五天后,秦王斋戒结束,并在朝堂之上设了隆重的礼仪,接见蔺相如。蔺相如见到秦王说:“秦国自秦穆公起,这么多代国君没有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我怕大王到时候不守约,所以已经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再说秦国如此强大,如果大王先划给赵国十五座城,那么赵国也不敢不给大王您捧来和氏璧啊!”接着,蔺相如说:“我知道欺骗大王会被处死,所以现在随便大王如何处置了。”

秦王和大臣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无奈地摇摇头。这时,有大臣提议说:“杀了蔺相如。”秦王说:“算了吧!现在杀了蔺相如,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会因一个小使者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还不如好好招待他,送他回赵国去。”几天后,秦王派人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蔺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很有才能,就封他为上大夫,并让他出使其他国家。从那以后,秦国再也没有找赵国要和氏璧。

相关推荐

  • 周代大司乐是最早的音乐机构吗

    周代大司乐是最早的音乐机构吗

    周代大司乐是最早的音乐机构吗?西周时期的“大司乐”,它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统治阶级很重视音乐,把音乐看作是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大司乐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音乐教育和执行礼乐的职能,它的培养对象主要是

    时间:2023-06-23
  •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技法?一是丹青。中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青色等,故称画为丹青。丹青也泛指绘画艺术。

    时间:2023-06-21
  •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处世哲学就是为人处世之道。以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规范,指导人们认识和处理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资本主义社会信奉金钱就是一切等。

    时间:2023-06-13
  • 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

    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

    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风骨指的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

    时间:2023-06-15
  • 《水经注》是记载河流最著名的典籍吗

    《水经注》是记载河流最著名的典籍吗

    《水经注》是记载河流最著名的典籍吗?郦道元(460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出身官僚家庭,袭封永宁侯。

    时间:2023-07-02
  • 两汉文章两司马是什么意思

    两汉文章两司马是什么意思

    两汉文章两司马是什么意思?两汉文章是指两汉时期的文学情况;两司马是指司马相如和司马迁所代表的两汉时期文学发展水平。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

    时间:2023-06-14
  •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

    时间:2023-06-14
  • 《赵氏孤儿》的剧情反映了什么主题

    《赵氏孤儿》的剧情反映了什么主题

    《赵氏孤儿》的剧情反映了什么主题?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三百余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

    时间:2023-06-18
  • 《元曲选》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吗

    《元曲选》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吗

    《元曲选》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吗?臧晋叔,原名臧循,字晋叔,浙江长兴人。他不仅与当时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等人为友,而且师从当时的名师,是明代著名戏曲家之一。他收集元代杂剧中的精品,编成《元曲选》一书,期望得到真正懂杂

    时间:2023-07-04
  • 李煜何以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何以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何以被称为千古词帝?著名的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汉族,在位时间十四年,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时间:2023-06-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