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时间:2023-07-26 10:30:27阅读:

商鞅变法

秦国地处西部边陲,战国初年,由王室宗亲贵族把持大权。这些宗亲贵族无视国家利益,只知道利用特权为自己谋取利益,造成了秦国“国乱、兵弱而主卑”国势日衰的局面。各诸侯国都轻视秦国,把秦国当夷狄来对待。公元前361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即位。他血气方刚,一心图强,想要有一番作为,立志使秦国富强,提高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于是,他张榜招贤,并声称“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在魏国的商鞅听到消息后,自魏入秦。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本姓公孙,其名为公孙鞅,又因为是卫国人,也被称为卫鞅,来到秦国变法有功,受到秦孝公奖赏,被封在“商”地,才被称为“商鞅”、“商君”。商鞅自幼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学成后,来到当时的强国魏国,希望能大展雄才。魏相公叔痤很赏识他,就让他做了自己的家臣。没多久,公叔痤一病不起,病中曾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接替自己任相。他看出魏惠王不会重用商鞅,就建议魏惠王杀了商鞅,以免被别的国家所用。魏惠王根本没把商鞅当回事,公叔痤死后,终究没有重用商鞅,当然也没有杀他。

商鞅来到秦国后,在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下,以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三见秦孝公。终于,用霸道打动秦孝公,然后,商鞅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策略,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秦孝公对商鞅的策略大为赞赏,任他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就在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等重臣提出反对意见。他们提出不能改变祖宗之法,而商鞅则提出了“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主张,结果秦孝公还是支持商鞅变法。

颁布变法法令前,商鞅担心不能取信于百姓,这样变法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为了让百姓相信,商鞅在国都南门外的集市中,竖起一根三尺高的木头,并贴告示说,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的人就可得赏十金。此举引来众多百姓围观,大家不知是真是假,指指点点,就是没人去搬木头。于是,商鞅又出示布告,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这时,有个人壮了壮胆子,扛起木头径直走到了集市北门。商鞅马上命人给他送上五十金赏金。这件事在百姓间引起了很大反响,人们都相信官府言出必行。接着,商鞅便颁布变法法令,法令很快在全国得到贯彻执行。

商鞅的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编制什伍组织;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等。

变法期间,太子犯法,商鞅依法对太子的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用刑。后来,太傅公子虔再次犯法,商鞅对他用了割鼻之刑。百姓见商鞅执法公平,不避权贵,都大为震惊,全国上下都严格执行新法。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军队强大,国势蒸蒸日上,诸侯畏惧,秦孝公将商鞅升为大良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大治,开始使秦国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公元前342年,周天子和诸侯派人向秦祝贺秦的强大。公元前340年,秦国借着魏国在马陵之战中战败的机会,联合赵国讨伐魏国。魏公子卬率军迎战,被商鞅用计谋打败,魏国只好割河西(今陕西东部)向秦求和。这时,魏惠王才悔不当初,没有听公叔痤的话。商鞅因变法和战功被秦孝公封了商地十五个采邑的封地。但是,商鞅的新法太过刻薄,他设连坐,增加肉刑、抽肋、镬烹等酷刑,他的凭军功进爵的制度,损害了贵族们的利益,且他执法甚严,因此在他主持变法的期间,引起秦贵族的怨恨。

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这时,公子虔等旧贵族为报夙怨,开始反扑。他们诬陷商鞅谋反,鼓动秦惠王逮捕他。商鞅得到消息赶紧逃跑,逃到边关,想要在一家旅社住宿。店主要他出示身份证明,否则不敢留他住宿。因为商鞅的法令中有一条规定是,不能留住没有身份凭证的人,违者就要受连坐的处罚,这正是“作法自毙”。商鞅无奈,只好逃往魏国,但是他曾帮助秦国用计打败魏国,魏国记恨不肯收留他。商鞅又逃回秦国商邑,并带领自己的属下,在商地组织军队出击郑国,想用军功赎罪,秦国发兵讨伐。商鞅在郑国黾池兵败被杀,秦惠王把他的尸体带回秦国国都,施以车裂之刑,并灭了商君一族。

相关推荐

  • 周代大司乐是最早的音乐机构吗

    周代大司乐是最早的音乐机构吗

    周代大司乐是最早的音乐机构吗?西周时期的“大司乐”,它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统治阶级很重视音乐,把音乐看作是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大司乐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音乐教育和执行礼乐的职能,它的培养对象主要是

    时间:2023-06-23
  •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技法?一是丹青。中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青色等,故称画为丹青。丹青也泛指绘画艺术。

    时间:2023-06-21
  •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世哲学的内涵是什么?处世哲学就是为人处世之道。以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规范,指导人们认识和处理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资本主义社会信奉金钱就是一切等。

    时间:2023-06-13
  • 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

    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

    建安风骨是什么意思?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风骨指的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

    时间:2023-06-15
  • 《水经注》是记载河流最著名的典籍吗

    《水经注》是记载河流最著名的典籍吗

    《水经注》是记载河流最著名的典籍吗?郦道元(460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出身官僚家庭,袭封永宁侯。

    时间:2023-07-02
  • 两汉文章两司马是什么意思

    两汉文章两司马是什么意思

    两汉文章两司马是什么意思?两汉文章是指两汉时期的文学情况;两司马是指司马相如和司马迁所代表的两汉时期文学发展水平。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

    时间:2023-06-14
  •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

    时间:2023-06-14
  • 《赵氏孤儿》的剧情反映了什么主题

    《赵氏孤儿》的剧情反映了什么主题

    《赵氏孤儿》的剧情反映了什么主题?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三百余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

    时间:2023-06-18
  • 《元曲选》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吗

    《元曲选》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吗

    《元曲选》是研究元杂剧的重要资料吗?臧晋叔,原名臧循,字晋叔,浙江长兴人。他不仅与当时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等人为友,而且师从当时的名师,是明代著名戏曲家之一。他收集元代杂剧中的精品,编成《元曲选》一书,期望得到真正懂杂

    时间:2023-07-04
  • 李煜何以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何以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何以被称为千古词帝?著名的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李煜,汉族,在位时间十四年,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时间:2023-06-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014342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