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玉门关遗址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距敦煌市区约90公里,西距罗布泊约150公里,四境多戈壁、荒漠、草甸。
遗址区东起仓亭燧、西至显明燧、南至南三墩。核心区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呈东西线性分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0.5公里。
现遗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长城遗址18段,已对游客开放有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和当谷燧周边汉长城遗址。
遥想当年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而今,残垣断壁,与大漠的荒凉交相辉映,一股苍凉之情油然而生。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
阳关古塞建在荒漠之中,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
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名扬中外,情系古今。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
两个关隘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