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簷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童年在洛阳度过。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
从公元七四六年至七五五年的十年间,杜甫寓居长安。当时唐玄宗怠于政事,爱好声色,用杨国忠为相,使唐朝政治日益腐败。杜甫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进取无门,过的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后来,总算当上了右卫率府曹参军(管兵库的小官)。这期间,杜甫亲眼看到了统治者日益骄奢淫逸,也目睹了劳动人民饥寒交迫的悲惨情状。七五五年十一月,杜甫从长安回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写下了著名长诗《自京赴奉先县脉怀五百字》,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呼喊。
这年冬天,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次年春天,长安也被安禄山的军队攻占。杜甫逃离长安时被叛军所得,押回长安。以后,他逃离长安,到凤翔投奔唐肃宗,官左拾遗。著名的《北征》、《羌村》等诗,即为此时所作。七五七年,唐军收复长安后,杜甫随肃宗返回长安,因论救宰相房琅获谴,于次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在赴华州途中,又写出了富有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的杰作《新安》、《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无法实现政治抱负,杜甫遂于公元七五九年秋弃官入蜀。
七六○年,杜甫四十九岁,在西川节度使严武的资助下,于成都西南浣花溪畔建立草堂居住,并在严武幕中任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在这一时期,杜甫写出了不少有关农村与自然风光的诗篇,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作于此时。
七六五年,严武去世,杜甫离成都东下,曾滞留在夔州,写了名篇《秋兴八首》等诗。七六八年,杜甫携家乘舟出三峡入鄂湘。七七〇年,他至来用,病死于船上,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生活的岁月,正是唐帝国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其间又经历了安史之乱。他一生饱经忧患。社会的激烈动荡,人民的苦难,使爱国爱民的杜甫写出了许多忧国伤时的诗篇。这些诗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的面貌,因而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尊称杜甫为“诗圣”。
当唐代的统治者沉浸于表面繁荣的时候,杜甫就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预感到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他在与高适、薛据等人登慈恩寺塔时,就发出了“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回首叫虞舜,苍语云正愁”的感叹。他敢于揭露鞭斥统治阶级骄奢浮逸的生活和他们贪残腐朽的本质,在诗歌中,对唐王朝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做了深刻的抨击。
杜甫的诗歌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一生写下了不少歌颂锦绣山河的诗篇。当“安史之乱”的战火使唐王朝江山破碎时,他既痛心又忧虑,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而当七六三年(广德元年),杜甫于梓州的流寓中得知“安史之乱”平定的消息,不禁欣喜若狂,立即挥笔写下了名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其次,杜甫的众多诗篇含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刻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尖锐的抨击。如《忆昔二首》、《解闷十二首》,不仅大胆揭露了权贵、官吏的丑恶,而且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皇帝。在“三吏”、“三别”等诗篇中,杜甫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也表达了他坚决支持正义战争和国家统一的立场。
杜甫出身官僚家庭,受儒家和老庄思想的影响。因此,在他的诗中也有封建士大夫的烙印,特别是前期的作品,还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抱有一定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