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一句“天上人间”,道尽亡国后李煜的心路历程。然而历史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南唐看李煜,多是悲剧。从大宋看历史,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南唐:末路中的明奉暗违。
开宝四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非常恐惧,为求自保,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他还遣其弟郑王李从善前往北宋朝贡,上表奏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太祖同意,但扣留了李从善。不过,多年征战,宋太祖也不想连连用兵。武将出身的宋太祖,深知兵法,“攻心为上,攻城次之”。他也给过李煜一些机会,比如晋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并在汴阳坊赏赐宅院,暗示李煜可以入京降宋,待遇不会差。
其实,南唐并非真心降服,一心想做“国中国”。每次会见北宋使者都换龙袍为紫袍,宫殿陈设也有变化,如金陵台殿皆设鸱吻,宋朝使者到来,李煜就撤去,使者走后再复原。暗中却募兵备战,将00在长江中下游南岸各要地,以防宋军进攻。后有史记载,宋太宗赵匡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如此看来,如果真心降宋,何必苦撑十余年。
北宋:战略合围。
开宝七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来朝为由,发兵十数万,战船数千只,联合吴越进攻南唐。这次宋军从长江上、下游同时进攻,分东中西三路对南唐进行战略合围:命曹彬为大将,率水步军主力十万,由江陵沿江而下向东进攻。命吴越王钱俶统军数万由杭州北进。派宋将丁德裕为先锋并监其军。命王明为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牵制湖口东西地区之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宋军开局很顺利,十月十八日,曹彬率水步军沿长江北岸顺江东下。南唐军误以为宋军例行巡江,未加防范,曹彬军顺利通过南唐屯兵十万的湖口。二十五日,曹彬军突然渡过长江,夺取峡口寨,后又轻取池州,连克铜陵、芜湖、当涂等沿江重镇。
有意思的是,战前的李煜犯了个战略错误,他以为长江水面宽阔,宋军不能架设浮桥,估计宋军大部队难以正面渡江。不料,闰十月二十三日,宋军击败南唐军两万,夺占金陵要隘采石矶,三天内架成浮桥,保障后续部队渡江。其实,早在开宝四年,也就是大战的三年前,有商人密报李煜,宋军于荆南建造战舰千艘,请求派人秘密焚烧这些战船,李煜惧怕惹祸没敢批复这一计划。此战,宋军于长江下游宽阔江面架设浮桥,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是一创举,对宋军主力迅速克服长江天险、攻克金陵起了重要作用。
大势所趋:北宋灭南唐。
开宝八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外围关城。三月,吴越王的军队进逼常州。六月,宋军与吴越军队会师,进发润州。南唐这时唯一的希望是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领的十五万援军。宋军与朱令赟的援军在皖口打起了遭遇战。朱令赟想到了火攻,企图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战败被擒。外援既灭,北宋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人心惶惶。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军缓兵。宋太祖断然拒绝,答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开宝八年十二月,金陵失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