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诗,大家都不陌生,而其中最令人耳熟能详,便是我们的唐代诗人李白,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诗仙。他那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给有我们儿时无穷的象限。而今天,我们不谈论他的唐诗,来说说他的朋友圈,为何情比金坚的高适和李白两人,在穷游之后,对各自的友谊之情达到了巅峰,最后却又恩断义绝呢这背后,又是对理性与感性怎样的理解呢?。
一。 李白和高适的主要背景。
高适,本来就是世代为官,而高适的先祖,曾经更是跟随皇上葬入皇陵的风光人物,而经历了几代的发展,高适的家族越发没落,而到了高适,也是经历了挫折,后与李白在江湖相遇,最后又重回朝廷,恢复一些家族的荣光。而在<<二十四史>>中的<<旧唐史>>中可以知道,高适的前期非常颠沛流离,可以说是毫无政治前途,但是他却被称为整个唐代诗人中,最为飞黄腾达的人物,甚至连写诗都是50岁之后才写的,却被千古流传,以边塞诗最为出名。而两者的相遇,就是在他们各自最为落寞的时候。也就是两者友谊的开始。
二。因落魄而结交的友谊。
李白和高适的相遇可以说是一种巧合。那时,李白和杜甫正在游山玩水,碰巧遇到了郁郁不得志的高适,三人一见面就相谈甚欢,不仅仅是同病相怜的落寞,更重要的是同样的怀才不遇,有心报国却无处效力的悲伤。这三人一看,都是颠沛流离,于是就开始了家长一样的聊天,结果发现三人的相似的地方非常相似,而经过聊天之后,他们发现彼此都非常的有才华,三人彼此投缘,于是相约结伴而行。
他们开始了浪迹江湖穷游的生活,共同饮酒,吟诗作画,谈天说地,共同骑马畅游梁山,谈论古今的名人伟士,可每每至此,他们总是对自己此时的遭遇感到无奈,心情每到高潮之时,却又是无情的被现实摧残。他们在一起风流过,快活过,也曾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一起抱头痛哭,他们对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就自然而然的上升到彼此的知己。
甚至杜甫在游玩之后,还给出了“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的评价。“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对这样的知己形容应该是最贴切的。但就是这么惺惺相惜的知己,为何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恩断义绝,分道扬镳了呢?。
三。分道扬镳后各自的奇遇。
话说这对知己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都各有各的奇遇,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大起大伏,他们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仕途,在这战火纷飞的时期,而李白,这个一直想将自己的才华在这盛世尽情挥洒出来的才子,必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毕竟他是曾经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对自己的才华抱负如此自信之人。
所以他决定之事,便坚决去做。所以在他审视政局之时,他只是大体地躲避了安禄山等叛党,并没有细致的分析局势,于是,他一眼就看中了身在江淮的永王李璘。然而,正是他这一疏忽的决定,从而决定了他后来的命运。
于是,他找上了在江陵当王爷的李璘,番号永王。皇室为了尽快平定叛乱,急需这样的有权有势的地方王爷,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自己的狼子野心,而永王恰恰在这个时候,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欲望,于是,他并没有像皇室所说的一样,而是消极怠工,欲意谋反,而这也为后来李白与高适的恩断义绝埋下伏笔。
于是,他在唐玄宗的手下不断攀升,在这时已经达到了淮南节度使,在官场的他此时春风得意,不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们还会不会想起彼此,想起那段一起共患风雨的日子,想到曾经互为知己的时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逢相识”这时的他们,还会不会认同这句此呢?他们还想要彼此在这之前就已经相遇相识相知么?。
四。无情挥刀斩挚友。
我们知道李白和高适在不同的境遇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而他们所处的两个阵营恰恰是两个相对的阵营,而这,也恰恰是两人从此形如陌生人的基础。一切的背景来自于安史之乱,李白所属的永王在00叛军中消极待战,而后在藩王实力不断壮大中,永王李璘最终谋反了,而太子也在自己的野心催发之下,自立为帝,将他的父王封为太上皇,囚禁起来,开始了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
话说帝王家最是无情,此时的太子和永王,已经注定会有一场兄弟残杀的大战。那么,再次照应之下的李白和高适,不也同样也预示着一场知己之间的自相残杀么。而此时的两位挚友,应该还在为各自的当权者谋划如何获胜,真是让人感到无比的惋惜。
永王就是他名单里的一位,而这时的李白还安然在永王府中当他的幕僚,此时的高适却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还是身居高位。两者的战局毋庸置疑,肯定是太子获胜,而李白也成为了太子的俘虏,他此时的内心应该充满了心酸,明明身怀才气,为何却总是身处挫折,而当他听到自己的知己高适此时身居高位,心中也充满了希望,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他自认为是知己的朋友,在最关键的时候却并没有救他,他的内心再次跌入万丈深渊。
而在李白赴死的过程中,高适的内心是否也有一丝心痛,是否会有一丝懊悔呢?不知李白在将死的时候有没有好好地反思过自己,明明身负才起,那么在永王阵营的时候,为何没有看出永王意图谋反的意图,是真负有才气,而没有政治头脑,没有看出永王的意?还是说他看出了永王的意图,但是他却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离开,而是继续待在永王阵营,是不是他内心经受了多年的摧残,已经看透世事,选择孤注一掷,伴随永王赌上一切,嬴则功成名就,败则身死异处呢?。
五。理性还是感性。
我认为在高适内心其实也很想救出自己的知己,可是,在其位,谋其职,他所处的是太子一方的高级将领,救出一个幕僚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他所处的职位表明,他不能那么做,因为他一旦那么做,那他就和太子所处的阵营出现分歧,他可以一怒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在之后他的仕途生涯会不会就此间断,甚至是下滑呢?。
尤其是在新皇登基的关键时期,就更加的不敢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去触碰新皇的禁忌。因为皇家的无情不只是对皇室内部,更是对大臣,所谓伴君如伴虎啊。而他的选择,只是大部分人的共同选择。因此他保持了理智,选择了视挚友赴死而无动于衷,对此,我认为李白没有什么埋怨的,成年人应该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应该承担的代价,而高适的做法,在古代是最为正常的选择。因此,两人的恩断义绝处处显得合情合理。
六。结语。
李高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我们在其中感受良多,李白最后赴死的无奈,不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是选择远离朝政,避免重生一世的悲剧呢?还是一意孤行,为了自己的抱负,从而再次入朝,只希望他能够审视时事,选择一个正确的决策者。那么高适呢?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不会选择再次与李白相遇相交呢?他会不会在李白找他求救的时候,选择伸出他的援助之手呢?他会在仕途和知己之间,选择哪一个呢?。
这些我们都无从可知,我们只是作为后人做出自己的分析。也许李白的死去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呢?可以远离社会这摊污水,就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略有遗憾。而高适的光鲜亮丽是真正的荣耀么?他在李白死后也许会日日夜夜回想起自己铁石心肠而痛苦万分吧。所以,李白和高适的情谊,不管怎样,确实达到过顶峰,互为知己,但他们最后的分别,根据史料,还是恩断义绝更为大众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