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剧照。
公元六世纪中期,印度笈多帝国崩溃,群雄分立,争战不休。七世纪初期,中天竺尸罗逸多兴起,几经征伐,终重建帝国。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时,恰逢尸罗逸多亡故,其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发兵袭击王玄策,王玄策使团只有三十余人,贡物被掠夺。当时双方实力对比悬殊,王玄策的失败并非他个人能力不足或决策失误所致。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人们是可以接受的,就算王玄策无所作为,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王玄策并没有选择默默的忍受这样的结果。他毅然选择了反击,成则扬大唐国威于域外,败则沦为笑柄、罪人也在所不惜。
虽然当时大唐声名极盛,但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域,王玄策与他那只有三十余人的唐朝使团的力量相比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阿罗那顺并没太重视王玄策这个大唐的使者,使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得以趁夜逃脱。王玄策并没有因为远离中原,得不到国家的支持,身无兵马,双方实力对比悬殊而退缩。而是凭借其过人的胆略和出色的外交,选择了向周边友好国家借兵反击的道路。
吐蕃位于唐与天竺诸国之间,经吐蕃到泥婆罗在转到别的天竺诸国的蕃尼道,被称为唐与天竺之间最便捷的道路,是当时唐朝与天竺诸国往来的重要路线,唐朝的高僧、学者往来天竺,也大多循此路径,吐蕃对当时的中印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由于吐蕃相较于唐朝,更靠近印度,使其兵威可直达印度,这与唐朝虽然声名远播,却无法对天竺诸国产生有实际意义的军事影响,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既然唐、吐蕃关系极为良好。此时的吐蕃也在松赞干布领导下国力蒸蒸日上,与尼婆罗等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可以想见吐蕃其实也不希望在阿罗那顺的领导下出现强大而贪婪成性的邻国。
事实上阿罗那顺的袭击王玄策所带领的唐朝使团的行为,严重影响周边各国相互间的友好交流,影响吐蕃与天竺各国之间的正常往来。故吐蕃借兵援助王玄策反击阿罗那顺是合情合理的。
王玄策向之借兵最多的是泥婆罗国王。帮助王玄策反击阿罗那顺的这个泥婆罗国王到底是谁,说法不一。但王玄策能成功向泥婆罗借兵,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唐朝对当时印度诸国实行友好交流的和平外交政策,唐朝与泥婆罗建立了友好的关系,王玄策在第一次出使印度到达泥婆罗时,就得到了国王那陵提婆的热情款待。第二,泥婆罗与吐蕃本来就关系密切。
从泥婆罗和吐蕃的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泥婆罗的借兵一方面是由于和唐朝关系友好,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应该是吐蕃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王玄策这次求援借兵的外交活动先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突破口,进而游说泥婆罗国王那陵提婆。王玄策是如何游说吐蕃、泥婆罗的,我们不得知,也无从猜想,但王玄策却真的办到了。吐蕃出兵一千余骑,兵虽不多,但应该都是精锐,更重要的是这表明了吐蕃对这件事的态度。有了吐蕃的支持,王玄策再从泥婆罗那里借兵七千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也正由于有了吐蕃这个这一地区的强者的支持,有了这八千余精锐之师,才使那些原来不满阿罗那顺,却畏惧其实力的小国,敢于站出来支持王玄策,反对阿罗那顺。而反观阿罗那顺,篡位自立,统治尚未巩固,在王玄策统率的吐蕃、泥婆罗联军的打击下难免士气低下,所以以数万之众不敌八千之兵也是理所当然。王玄策在成功地利用各国形势,借到吐蕃、泥婆罗之兵,得到各国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后,其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我们看到在战场上他的副手蒋师仁比他更为活跃,不难看出,所以王玄策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不能简单的被双方的兵力对比,被斩杀多少,俘虏多少这些数字所蒙蔽。
最后说下王玄策的结局:王玄策回唐被擢升为朝散大夫。而王玄策终其一生也止步于此。王玄策在出使天竺过程中的杰出表现并没有给他带来官职升迁上的太大助力,他前任李义表在出使天竺时也是朝散大夫,可以想见王玄策即便没有击破天竺生擒阿罗那顺的功勋,平平常常的出使最后也能被提升为朝散大夫。
也正因为王玄策终其一生仅是从五品的朝散大夫,所以正史无传。同时,王玄策出使击败阿罗那顺并将其擒回长安的时候,还带回来天竺方士那逻迩娑婆寐。王玄策相信那逻迩娑婆寐能合长年药,遂将那逻迩娑婆寐推荐给唐太宗。太宗命那逻迩娑婆寐为他合长年药,太宗服药后无效,不久暴疾而亡。按常理来说,作为推荐人王玄策难辞其咎,但是王玄策并未因此获罪。此中缘由冷研粉丝中若有人了解,还请告知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