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形成。
黄河河道的变迁。
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携带大量泥沙到达下游,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容易造成泛滥。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造成森林、草原和沟洫系统的破坏,导致黄河决溢改道。黄河决溢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大的改道有6次。根据河道的主要流向,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从春秋战国至北宋时期。这一时期黄河以北流为主,流经河北平原中部由渤海湾入海。春秋中叶,河道自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沿着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后经王景治河修筑了由荥阳东至千乘的千里黄河大堤,使黄河和汴河分流,各行河道,此后黄河出现了800年的安澜局面。北宋时期黄河下游河道虽有多次变化,但直到北宋末年黄河仍然保持在纵贯河北平原中部至天津入海的河线上。
从金元至明嘉靖后期。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以上李固渡以西扒开河堤,使黄河东流,在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汇入泗水,夺淮入海。这次人为的决河使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是黄河的第三次重大改道。从这一年至明嘉靖后期长达400年间,黄河下游分成数股入淮,相互迭为主次,黄河下游河道干流的流势逐渐南摆。元代以后,黄河下游分成数股在今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贾鲁河颍河以东、大运河以西的黄淮平原上不断泛滥、决口和改道。为保护祖陵和漕运的畅通,明朝00尽可能使黄河的干流保持在开封、徐州一线上。
从明嘉靖后期至清咸丰四年。在这300年间,“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黄河由此演变为单股汇淮入海。由于黄河河道长期固定,大量泥沙堆积,所以明代后期黄河下游大部分河段成为“悬河”。这一时期,河南境内的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的时期,而山东、苏北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后经万历年间潘季驯治理,徐州以上才最后固定为今日废黄河。嘉庆以后,政治动荡,河政废弛,堤防残破,新的改道灾难的发生已不可避免。
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利津入海时期。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开始时分成三股洪水,都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运河,汇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海。于是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夺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的局面。此后的20年间,洪水在山东西南地区到处漫流,直到1876年将全线河堤完成,黄河下游河道趋于稳定。
黄河河道变迁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黄河历史上经常决口、泛滥和改道,给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洪水过后,平原上沉积大量泥沙,扰乱了自然水系,形成沙丘、沙地和岗地,把原先发达的农业区变成了旱、涝、碱的常灾区。如豫东、豫北平原沙地是黄河历次决口和泛滥堆积而成的,多呈带状分布于古黄河故道和泛水主流地带及其两侧。如延津县北部古为胙城县地,今天是连绵不断的沙丘和沙岗,这里人口稀少,道路湮没。黄河的决口还淤平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许多河流和湖泊,如济水的湮塞主要受黄河善淤、善决的影响。由于黄河正流的频繁迁徙,济水的支流不断受到干扰,特别是西汉末年的黄河决口侵毁了济水,以及历代在济水流域开挖的人工河渠,也影响了济水河道并使其水源日渐枯竭。到清咸丰黄河第六次改道时,济水便全部不复存在。荥泽位于今河南郑州市西北一带,后因黄河主流北移,水源断绝,它便逐渐干涸了。圃田泽位于今中牟县西北,唐代圃田泽“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上下二十四浦,津流径通,渊潭相接。”由于明清黄河的泛滥,直接淤平了圃田泽。类似的情况广泛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上。
黄河的溃决还摧残了黄河流域城市和经济的发展。频繁的水患严重破坏了城市建筑和内外水陆交通条件,造成了城市工商业的衰落。元代经过贾鲁治河,朱仙镇迅速兴起,开封依靠朱仙镇作为外港,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清代频繁的河患,使开封城市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朱仙镇因水患失去繁荣,使开封水陆交通失去优势,造成了城市破败、居民贫困。